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语 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10分)古诗文默写。 (1)《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_____,_____。 (3)《桃花源记》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中直抒胸臆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_____,_____。 2. (4分)字音字形。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ū) 根深蒂固 矫揉造作(jiǎo) B. 亵渎(dú) 前扑后继 强聒不舍(guō) C. 冠冕(guàn) 鸠占雀巢 锲而不舍(qì) D. 箴言(zhēn) 形销骨立 间不容发(fā) 3. (3分)成语运用。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辩论会上,他引经据典,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B. 这座古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C. 面对突发山火,消防队员处心积虑制定救援方案。 D. 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值得青少年学习。 4. (4分)病句修改。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坚持每日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B. 通过参观故宫博物院,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C.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明天的运动会暂时被取消。 5. (4分)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低碳生活”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宣传栏拟写一则标语(不超过15字):_____ (2)列举两项家庭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①_____ ②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古诗阅读(6分)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分)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与“燕然未勒归无计”矛盾吗?请分析情感内涵。 _____ 7. (3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8. (4分)解释加点词。 (1)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 _____ (4)非复吴下阿蒙_____ 9. (4分)翻译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 (3分)两文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宋濂和吕蒙的学习动机有何不同? _____ (3分)结合两文内容,谈谈你在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父亲的背影 ①我永远忘不了父亲那佝偻的背影。 ②那年寒冬,祖母突发重病。父亲连夜从外地赶回,一进家门便扑到祖母床前。昏暗的煤油灯下,他鬓角的白霜与眼里的血丝刺痛了我。家中早已一贫如洗,他翻遍所有抽屉,最终盯着墙角樟木箱里的一方祖传砚台———那是祖父临终前留给他的唯一念想。父亲颤抖着手摩挲砚台上的雕纹,突然一咬牙,抱起砚台冲进风雪中。回来时,他肩头落满雪,将一沓皱巴巴的钞票塞给母亲:“快去抓药!”而那个曾被他视若珍宝的紫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