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期末专题训练卷 ((专题六四四 比例行程、上下坡问题))参考答案 类型一 比例行程 答:哥哥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84米。 1. B 2.24:35 9.解:甲、乙所行路程之和:2×(2+5)-0.5=13.5(千 317 米),又因为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在相同时间【解析】小华跑85米与小丽跑80米的时间一 内,甲所行路程为乙的1.5倍,则甲行路程:13.5÷ 样,她们的速度比是85:80=17:16,即小丽的速度 (1.5+1)×1.5=8.1(千米),故甲离C地的距离:5× 是小华的5,当小华跑完剩下的15米时,小丽跑了 2-8.1=1.9(千米)。 答:这时甲距C地1.9千米。 15×16-24(米),这时小丽距离终点有20-2470 10.【思路分析】可将正方形的边长和甲与乙的速度设 1 g4 出来,第1次相遇时,甲、乙合走2条正方形的边,(米),即当小华到达终点时,比小丽领先 米。 即可求出乙行的路程,第1次相遇后,后面每次相 4.9:11【解析】360÷2=180(米),前一半时间走的路 遇,甲、乙会走4条正方形的边,则甲、乙第600次 程::360×4+5=200(米),200-180=20(米),后一半 相遇时乙行的路程也可求出,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 式即可判断出第600次相遇在哪条边上。 时间走的路程:360×4+5=160(米),180-160=20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乙的速度为1,则甲的速 度为3,第1次相遇时,乙行了(4×2)÷(3+1)×1= (米),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 2,后面每次相遇乙行4×4÷(1+3)×1=4,则第600 间的比是:200-20;(20+146)=9:11。 次相遇乙行599×4+2=2398,2398÷(4×4)=149 5.560千米【解析】由题得赁:1x=5:7,则s货 S客= (个) 14,即乙行了149个正方形周长后回到 5:7,将客车行驶的路程看作7份,即一半路程为7 出发点C,再行了14,所以甲、乙第600次相遇在 份,则货车行驶的路程为5份,所以1份路程为80÷ BC边上。 (7-5)=40(千米),故甲、乙两地相距7×2×40=560 答:它们第600次相遇在 BC边上。 (千米)。 11.【思路分析】全程前一半以4千米/时的速度行走, 6.解:两车行的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l客(资= 后一半因为速度变为20千米/时,所以提前2小时 5:6,货车用的时间为0.5÷(1-6)=3(时), 到达。根据速度比可知,如果用同样的时间,汽车 货车的速度为120÷3=40(千米/时)。 可以行驶前一半路程的5倍,则早到的2小时可以 答: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 行驶前一半路程的4倍,据此根据汽车速度可求出 7.【思路分析】由题目可知,两车第二次相遇时,共行 两地距离。 了3个全程,甲、乙两车速度比是7:9,则第二次相 解;因为路程的前一半和后一半,步行速度和汽车 遇时,甲车行了3×7+9个全程,又因为第二次相遇时 速度比为4:20=1:5,所以汽车如果用同样的时间 可以行驶5份,因为比原计划早到2小时,所以2 甲车离B地80千米,所以这80千米占全程的3× 小时可以行驶5-1=4(份),则1份需要0.5小时, 7 -1,量率对应即可求解。 7+9 则1份的路程为1×0.5×20=10(千米),则甲、乙两 解:由题目可知,两车第二次相遇时,共行了3个全 地之间的距离是10×2=20(千米)。 程,甲车行了3×7+9=156,A,B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千米。两地的距离:80÷ 12.【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甲、乙向上爬的速度比、 (156-1)=256(干米)。 甲下降与乙上爬的速度比,第一段是甲、乙同时同 向均向上爬,根据速度比及树高,即可求得甲到顶 答:A,B两地相距256千米。 时两者的距离;第二段是甲、乙相向而行,根据甲下 8.解:骑车和步行的速度比为5:2,则所用时间比为 降与乙上爬的速度比及两者的距离,即可求得第一 2:5,步行的时间为20÷(5-2)×5=13(分钟),则步 次相遇的距离。 解:根据题意可知v甲上:v乙上=4:3,V甲下÷D乙上= 行的速度为2800÷13=84(米/分)。 (4×3);3=4:1,甲爬到树顶时,乙爬到距地面:40× 3=3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