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26019

三 《荷花淀》课件(共4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47832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PPT
  • cover
(课件网) 花 荷 淀 学习目标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解放后,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白洋淀,河北省中部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克服乡土观念,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勇敢献身的精神。孙犁说:《荷花淀》所写的就是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 吮吸(shǔn) 白洋淀(diàn) 围剿(jiǎo) 菱角[ líng ] 投奔(bèn) 蛮横(hèng) 涨潮(zhǎng) 打捞(lāo) (1)苇眉子:一种带刺的植物。 (2)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 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3)泅(qiú) :游泳 (4)凫水(fú) :通常指人或者动物在水上漂浮游动,嬉戏打闹。 (5)水式:指游水的技能。 全文概述 小说描绘了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突出了一批农村青年,特别是一群妇女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的思想境界及成长过程,深刻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开端) 全文结构 第一层 (从开头到“丈夫还没有回来”),写月下编席,等候丈夫。 第二层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写夫妻夜话,深情嘱咐。 第三层 (“第二天”到“上船走了”)写水生离家,亲人相送。 1、小说开头就引出主要人物水生嫂,点明时间地点,描写白洋淀富有诗意的宁静月夜环境,烘托了水生嫂的形象及等待丈夫归来的心情,为后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妇女们的歼敌行动正是为了保卫美好家乡。 2、接着写夫妻话别,通过语言,行动表达了夫妇话别时的不平静。交代了水生参军的原因,斗争的形势,丈夫对妻子的安慰和教育,妻子对丈夫的依恋和支持。 3、最后,水生嫂及亲人们送水生参军。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 (发展) 全文结构 第一层(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写商议探夫到马庄。 第二层(从“到了马庄”到“又唱起来了”), 写探夫未遇,失望归来。 第三层(从“她们轻轻划着船”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写归途遇敌,摆脱敌人。 1、先着重写去马庄前的对话,表现她们探夫的迫切心情,去马庄的情况一笔带过。 2、接着写探夫未遇和回家途中的情形和心情。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写神情;“几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