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326096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34张PPT)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11563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第三
,
七年级
,
语文
,
PPT
,
34张
,
课件
(
课件网
) 语言运用:深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掌握绝句在结构、押韵方面的特色,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思维能力:分析并概括所学知识,进行阐释;掌握合作学习与交流技巧。 审美创造: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情感。 文化自信:能够依据意象品评诗歌,洞察人心,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 核心素养 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三千年的诗歌韵味,我们的文化遗产始终未有间断。诗词构成了千年历史的家园,承载着历代中华儿女的情感,体现了“独坐幽篁里”的宁静,唤起了“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怀旧之情,表达了“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关切,以及“杨花榆荚无才思”的依依不舍。它们宛如一系列心灵的相册,等待我们去翻阅,去探索那些既熟悉又新奇的精神领域。今日,让我们共同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 步入诗篇,靠近他们。 情 景 导 入 目录 竹里馆 壹 春夜洛城闻笛 贰 一、识人评世———识诗人 二、因枝振叶———诵诗歌 三、阐释文义———读诗意 四、品味探索———悟诗情 掌握诗歌四步骤 竹 壹 林 馆 王维 (701-761年) 唐代杰出的诗人兼画家,名维,别号摩诘居士。 晚年王维隐居在蓝田辋川别墅,不再追求官场,而是专心修佛,因此也被称为“诗佛”。 他的诗歌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都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领军人物。 苏轼对王维的评价是:“品味摩诘的诗,如同诗中有画;观赏摩诘的画,又似画中有诗。” 知人论世 王维 文体知识 《竹里馆》的诗作形式为五言绝句,亦称“五绝”,属于格律诗的一种。格律诗起源于唐代,至盛唐时期已发展至完善阶段,当时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而唐代以前的诗则被称作“古体诗”或“古诗”。五言绝句(五绝)的主要特征包括:四句诗篇,每句五字,偶数句押韵,同时遵循对偶和平仄的规则。 文体知识 在格律诗的范畴内,一首诗由四句构成的,被称作“绝句”。若绝句的每一行包含五个字,则称之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若每行有七个字,则称为“七言绝句”,简称“七绝”。而一首诗由八句组成的,称之为“律诗”。其中,每句五个字的律诗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则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因声求气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准确把握节奏 诵出韵律 体会诗情 幽篁:深邃的竹林。篁(huáng),竹林。 长啸:撮口而歌,此乃吟唱、歌唱之意。 深林:深邃的林地,谓之幽篁。 相照:与“独自坐着”相对应,意味着,单独坐在幽深的竹林中。独自一人,只有明亮的月亮似乎懂得人心,前来相伴。 疏通诗意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我独自静坐在宁静的竹林中,一边抚琴一边放声歌唱。竹林深处静谧而深远,无伴而行,唯有皎洁的月亮默默陪伴着我。 诗意: 品味探究 1.诗里描绘了哪些景象?诗人正在从事什么活动? 景物: “深林”“幽篁”“明月” 人物活动: “独坐”“弹琴”“长啸” ———宁静安逸 ———闲适安然 品味探究 在月光下,诗人孤身一人静坐于深邃宁静的竹林之中,一边抚琴,一边放声吟啸。竹影婆娑,无人察觉诗人的存在,唯独那明亮的月光穿透繁密的竹叶,既洒在诗人身上,也洒在了他的琴上。 2.这景色与人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图景? 品味探究 3.思考一下,为何诗人决定栖息于竹林之内? 三十四岁的王维,政治立场坚定,紧随张九龄之后,被升职为右拾遗。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三十七岁,张九龄被贬至荆州,而奸臣李林甫则独掌大权,朝廷政治变得阴暗。尽管面临种种困难,王维并未选择放弃官职隐退,但经历了人生波折的他,对世事已不再热衷,隐居之情愈发浓厚。四十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3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 课件(2025-11-18)
23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2025-11-18)
20 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2025-11-18)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提优卷(含答案)(2025-11-18)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课件(2025-11-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