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1591

第三单元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 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885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PPT,九年级,语文,初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议论要言之有据 1.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丰富材料。 2.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3.恰当选用丰富多样的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什么是“空口无凭”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强调口头陈述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可信度,常用于反驳那些没有实际证据支持的言论。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也不能无凭无据来表达观点,要做到“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议论文如何做到言之有据。 活动一:回顾教材,明确论据概念 什么是“言之有据”? 言之有据就是使用真实、准确、恰当的论据,以证明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论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另一类是道理论据。 什么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等。 活动一:回顾教材,明确论据概念 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公认事理、农谚俗语、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 论 据 回顾学过的课文,试着分别摘出一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填入下表中。 课文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敬业与乐业》 《论教养》 活动一:回顾教材,明确论据概念 第4段举唐朝名僧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便一日不吃饭的例子。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第5~10段列举生活中六种“无教养”表现,点明这就是真正缺乏教养的人。 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判断下列论据的类型。 A.宋朝宰相吕端,一生宽厚待人,别人冒犯了他,他从不介意。别人误会了他,或为了排挤他,到皇帝那里告他的状,他也不多加辩解,只是说:“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C.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醒世恒言》 活动一:回顾教材,明确论据概念 A是事实论据 C是道理论据 B是道理论据 D.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府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对此,张家人赶忙写了一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活动一:回顾教材,明确论据概念 D是事实论据 下面是同学们在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这些材料能否作为论据支撑论点?为什么? 活动二:结合材料,辨析“言之有据” 1 A.李白在他的《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 C.穷途末路的项羽,终因寡不敌众,而自投汨罗江。 D.李清照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感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不能。漏洞百出,缺乏真实性,不具说服力。 活动二:结合材料,辨析“言之有据” 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结论一:材料要经得起推敲。去伪存真,准确可靠。 要论证“勤能补拙”的观点,下面哪个材料最合适? A.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自幼家贫,但他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刻苦勤奋,写出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齐白石从小刻苦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