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9776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未来总是甜的》作文指导 素材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5次 大小:110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指导,作文,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
  • cover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 《未来总是甜的》作文指导 福建省中考作文题: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信息时代,要学的新知识和要解决的新问题越来越多。作为新时代少年,累一点再累一点,苦一点再苦一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多一点再多一点,都没关系,因为未来总是甜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请以《未来总是甜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一、题目解读 (一) 命题意图: 想象一下,初三就像一场需要耐力的长跑,我们每天都在翻越“作业山”,穿越“考试林”,时不时还会掉进“难题坑”。出题老师设置这个题目,不是要给我们灌鸡汤,而是想点亮一盏灯。他们希望: 让我们在辛苦中看到盼头: 就像爬山时知道山顶有好风景,写作业写到头昏眼花时,想到“未来的甜”能给我们加把劲儿。它提醒我们,现在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未来的某个美好时刻“存钱”或“播种”。 鼓励我们记录奋斗的滋味: 老师想看到我们真实的故事———那些咬牙坚持的时刻、解出难题的兴奋、为梦想付出的汗水。他们想通过这些故事,感受我们那股不怕难、向前冲的劲儿。 帮我们建立“长远眼光”: 初三压力大,很容易只盯着眼前的试卷和分数。这个题目想让我们偶尔抬起头,想一想“过了这座山,后面有什么好风光?” 它鼓励我们把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收获联系起来,眼光放远一点。 (二) 解读关键词句: 1. “未来”:不是虚无缥缈的远方,而是我们踮踮脚、努努力就可能够到的“下一站”。 ◎近处的甜: 中考后拿到心仪高中录取通知书时,和爸妈击掌欢呼的那一刻;辛苦复习后,看到成绩单上进步名次的满足感;攻克一道困扰很久的难题,拍桌子喊“耶!”的瞬间。 ◎远方的甜: 以后考上理想的大学,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掌握一项酷炫的技能;实现一个藏在心底的小梦想(比如旅行、创作、做志愿者等)。 “甜”:不只是糖果的味道,更是心里美滋滋、特别有成就感的滋味。 ◎成功的喜悦: 比如比赛获奖、考试超常发挥。 ◎收获的满足: 比如坚持锻炼后体能变好了,坚持练字后字写得漂亮被夸奖了。 ◎成长的骄傲: 比如独立完成一个项目,克服了胆怯上台发言,或者帮助了别人后心里暖暖的。 ◎辛苦后的释然与轻松: 比如大考结束后的那个下午,和朋友一起疯玩,感觉空气都是甜的。 “总是”:这个词是题目的“定心丸”和“强心剂”。 ◎努力大概率有回报: 就像认真种下一颗种子,好好浇水施肥(努力),它很大可能会发芽开花结果(收获“甜”)。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是大奖,但付出总会在某个地方留下痕迹,带来进步或收获。 ◎强调的是方向和信念: 它鼓励我们相信“付出值得”,相信“辛苦不会白费”。有了这个信念,面对眼前的“苦”时,心里会更有底,脚步会更坚定。 它不是说“躺着也能甜”,而是说“朝着目标奔跑,汗水终会结晶成糖”。 二、立意:尝到甜头的必经之路 (一) 核心立意:汗水浇灌的果实最甜 这篇作文的核心道理很简单:初三拼搏路上,辛苦和困难是难免的,就像爬山会累、跑步会喘。但只要我们盯紧目标,不被“苦”吓退,拿出“再坚持一下”的劲头,努力去做,最终几乎一定能尝到“甜”的滋味。 这“甜”可能是好成绩、新本领、实现了小目标,或者仅仅是克服困难后那份踏实的成就感和对自己的满意。这份甜,是坚持的回报,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二)立意示例:生活中的“先苦后甜” 1. 攻克弱项的甜:从“学渣”到“逆袭”的滋味 (1)核心故事: 很多同学都怕英语(或其他薄弱学科)。单词像天书,语法总搞混,考试分数常年在及格线挣扎,看着卷子上的红叉,心里又急又难受。 (2)“苦”的细节: ◎牺牲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