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341459
11.3 严于律己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6140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11.3
,
严于律己
,
课件
,
-2024-2025
,
学年
,
统编
(
课件网
)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第三课时 严于律己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认清犯罪的危害,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树立法不可违意识,远离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 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 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能够判断犯罪行为,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 导入新课 思考:上面漫画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什么危害?如何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犯罪? 2.有利于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法律是什么? 3.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怎样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83-86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议题一: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案例1:16岁的中学生秦某在学校多次无故殴打、辱骂同学郭某,还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在网上传播,导致郭某身体受伤、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秦某无故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其行为触犯刑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依依无端被同校的一群16岁学生盯上了。这些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长期在各种线上课堂、社交平台发送侮辱、谩骂、诬陷依依的网络信息,甚至将网络聊天群的聊天记录剪辑制作成视频再次传播,导致依依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最终,这些学生被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 分析案例中的行为涉及刑法中的哪些罪名。 寻衅滋事罪 侮辱罪和 诽谤罪 学生欺凌、网络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 遇到这些行为该怎么办 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破坏学校和社会的和谐氛围,并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欺凌行为可能构成违法或犯罪,欺凌者将受到法律惩罚。 受害者可能因长期受到欺凌而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性格的形成。 探究分享 怎么办 及时求助:向老师、家长或者其他信任的成年人报告,寻求帮助和支持。 保留证据:保存欺凌或暴力行为的证据,如聊天记录、视频、音频、图片等,以备后续需要。 保护自己:尽量避免单独与欺凌者或施暴者接触,在安全的环境中活动,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 心理调适:主动寻求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借助法律:如果行为严重,可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 例 分 析 无故殴打、辱骂同学,造成他人轻微伤的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故意伤害罪。 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在网上传播,导致郭某精神抑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这种行为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 在网络上,有组织、有计划地长期发送侮辱、谩骂、诬陷他人的信息,这种行为在法律上通常构成诽谤罪或侮辱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而侮辱罪则是指用侮辱性言辞或行为直接攻击他人,损害他人名誉。 案例:赵某作为航天领域科员人员,在赴国外访学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策反。回国后赵某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大量搜集我国航天领域核心要害情报,并使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的专业间谍器材,向对方提供大量涉密材料。经人民法院审理,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下列案中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什么罪名 间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交友的智慧 课件(20 张ppt+内嵌视频 )(2025-09-24)
认识生命 课件( 21张ppt)(2025-09-24)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件(19 张ppt)(2025-09-24)
做更好的自己课件( 17张ppt)(2025-09-24)
滋养心灵课件( 21张ppt)(2025-09-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