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43406

4.11.1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课时)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共27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1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01405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11.1,七年级,视频,PPT,27张,下册
  • cover
(课件网) 光合作用的产物 第4单元 第11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1节第2课时 学习目标 01 知道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难点)。 02 通过实验验证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重点)。 03 通过实验验证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重点)。 04 知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记得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日,我领着四岁的女儿来到了植物园。我给她说要爱护花草,因为花草和我们一样都是珍贵的生命。于是她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让小草吃面包,我给她说:小草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第二天中午该吃饭了,她要水喝,然后跑到太阳地里说:不吃饭了,晒晒太阳就饱了。 从这个事儿中我们能得到什么道理? 情景导入 1.淀粉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 淀粉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目标 验证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器材 黑色纸片,回形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剪刀,镊子,火柴,盆栽的天竺葵,清水,酒精,碘液等。 步骤 (1)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或罩上黑色塑料袋,进行一昼夜的暗处理。 目的是让叶中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说服力 (2)把上述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部分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色纸片遮盖起来,并用回形针固定,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进行的是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光 光照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出现遮光部分也变蓝的现象,因为可以由筛管从照光部位运来淀粉。 (3)摘下被遮盖的叶片,取下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有无变化。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放入盛有适量热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直至叶片呈现黄白色。 溶解叶绿素,减少色素干扰 酒精具有易燃性,所以在用酒精脱色时,应先分装好酒精,再点燃酒精灯,而且一定要水浴加热,否则会有危险。 (4)用镊子取出叶片,用消水轻轻冲洗干净,再放入培养皿,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是为了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淀粉的特性之一是遇碘液变蓝色。 碘液对眼睛、皮肤都有刺激,使用时要小心。 (5)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①叶片在光下产生了淀粉; ②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实验结论 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用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未变蓝。 “一昼夜,两面遮,三步走” “一昼夜” “两面遮” “三步走”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强调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要把上下两面都遮盖 “隔水加热→清水漂洗→碘液检验”三个连续操作步骤 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合成淀粉等有机物,还会生成其他物质吗?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 3.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 目标 验证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 器材 漏斗,烧杯(直径比漏斗稍大),试管,细木条,火柴,金鱼藻,清水等。 步骤 (1)取适量的金鱼藻放在盛满清水的烧杯中,用漏斗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在漏斗颈上倒扣一支装满清水的试管,将这一装置移到光照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发生的现象。 带火星的细木条遇到这种气体能重新燃烧起来,这是氧气助燃的特性。这一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 (2)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内液面低时,使试管保持倒立竖直状态,将其从漏斗的颈部取下,但不要脱离清水,在液面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3)松开拇指,将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插入试管内,观察发生的现象。 分析讨论 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说明产生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