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45750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阳光下的孩子》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781231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课件,教学设计,课堂,阳光下的孩子,单元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幸福的歌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通过赏、听、看、读、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和丑角的表演魅力。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习《报灯名》,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和念白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六一儿童节是怎样渡过的呢? 我们会表演节目,举行合唱比赛,你们了解合唱吗? 合唱是多种演唱形式的一种,是由多个声部组成的演唱形式。 常见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呢? 我们常见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领唱、齐唱、对唱、重唱等。 你们了解哪一种形式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 《阳光下的孩子》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表现了怎样的时代气息? 《阳光下的孩子》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由张名河作词,晓丹作曲。歌词以朝气蓬勃的语调,描绘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们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幸福场景。歌词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期望,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 下面我们朗诵歌词感受 歌曲中出现了什么演唱形式? 歌曲中出现了领唱和合唱。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领唱”吗? 领唱是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 那什么是“合唱”呢? 合唱(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下面再次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歌曲整体采用降E大调,以4/4拍为主,中间有一小节为2/4拍,随后又转回4/4拍,节奏明快,旋律跳跃。歌曲为多声部合唱形式,中速稍快的速度,富有动感和活力。歌曲由三部分构成。 下面聆听第一部分,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歌词为衬词“啦”,节奏紧凑,旋律跳跃,活跃而明朗地表现了孩子们愉快的心情。 下面我们哼唱这段音乐 下面聆听第二部分,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第二部分,旋律出现新的元素,节奏变得舒展,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并以叙述性的口吻,浪漫的歌词,歌唱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下面我们用乐器为这段音乐伴奏。 下面聆听第三部分,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第三部分,以合唱的形式,富有动力的旋律,抒发了孩子们幸福欢乐的心情。 下面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 下面整体聆听 课堂展示 下面上台第一部分哼唱+乐器伴奏+声势动作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 。 2.集体演唱多声部的演唱形式是 。 答案:1.领唱 2.合唱 课堂总结 《阳光下的孩子》 领唱 合唱 瑞典民歌 感谢您的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幸福的歌》第3课时《阳光下的孩子》 【教材分析】 《阳光下的孩子》是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幸福的歌》第3课时欣赏课。《阳光下的孩子》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由张名河作词,晓丹作曲。歌词以朝气蓬勃的语调,描绘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们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幸福场景。歌词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