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2901

4.11.3严于律已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7672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11.3,严于律已,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七下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我们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2.知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能够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 重点难点 重点: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 难点:杜绝不良行为。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什么危害?如何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犯罪? 2.有利于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法律是什么? 3.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怎样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 自主学习P99-102 生活观察 安某嫌下楼扔垃圾费劲,把垃圾从楼上扔了下去,砸到了人。 黄某拨打火警电话,想看看消防人员是否会来,结果消防车真来了! 袁某借了吴某的钱一直不还,吴某把他关了几天让他还钱。 情境一 情境二 情境三 议学任务:以上情境分别是何种违法行为 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恶果 如何避免情境中类似行为的发生 1 2 3 议学小结:如何严于律已,预防犯罪 如何预防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议学情景:案例分析 案例一:16岁的中学生泰某在学校多次无故殴打、辱骂同学郭某,还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在网上传播,导致郭某身体受伤、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秦某无故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其行为触犯刑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二:依依无端被同校的一群16岁学生盯上了。这些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长期在各种线上课堂、社交平台发送侮辱、谩骂、诬陷依依的网络信息,甚至将网络聊天群的聊天记录剪辑制作成视频再次传播,导致依依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最丝这些学生被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 议 学 任 务 分析案例中的行为涉及刑法中的哪些罪名。 学生欺凌、网络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 遇到这些行为该怎么办 议学扩展:什么是帮信罪 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的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该罪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可简单理解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各种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 议 学 追 问 你知道帮信常见的实施手段或者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议学情景:常见行为 ◆非法买卖、出租、出借、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卡、 电话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等: ◆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非法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用于注册或出租、出借互联网账号或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转移、隐匿涉案资金。 常见行为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议 学 追 问 所以你打算对这些大学生提出哪些劝告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网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犯罪。 议学情景:案例分享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教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