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6941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彩云追月》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04897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彩云追月,单元
    (课件网)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一)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通过赏、听、看、读、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和丑角的表演魅力。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习《报灯名》,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和念白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欣赏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从古至今,月亮总是寄托着人们无尽的情思,在宁静的夜晚,当彩云与明月相遇,又会是怎样一番美妙的景象呢?” 今天我们学习歌曲《彩云追月》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歌曲给人的感受是优美地、回味的。 歌曲创作背景 《彩云追月》是广东音乐的著名曲目,最早出自清代广东音乐的曲谱集,描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惬意,尽显广东民间音乐风格。1935年,作曲家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与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创作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便是其中之一。任光以越剧音乐为素材,借鉴西洋作曲技法,采用“探戈”舞曲节奏,融入江南丝竹音调和轻音乐配器特点进行创作。此后,该曲被改编成多种形式,如1960年彭修文将其改编成大型民乐队演奏曲目;1975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独奏曲 ;还被改编为古筝、琵琶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歌曲等。 通过聆听,这首歌曲由几部部分组成? 歌曲《彩云追月》为4/4拍,商调式,二段体结构。 接下来我们分乐段学唱。 第一乐段具有浓郁民族风格,乐句不完全对称,每小节的切分节奏使曲调产生心潮澎湃、一浪高过一浪的激动情感,给人深刻印象,歌词以童真口吻描绘月夜的幽静美好。 第一个乐段有几个乐句组成? 第一个乐段歌曲由两个个乐句组成,下面下面演唱第一个乐句 注意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演唱第二个乐句 注意切分节奏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聆听第二乐段 1.听听第二乐段的旋律相比第一乐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乐段曲调在第一段基础上派生而来,除保留切分节奏外,节奏变化更多,旋律更加婉转动人,是第一段音乐感情的延伸和发挥,合唱形式的运用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 第二乐段是合唱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学唱第一声部第一乐句 注意空拍、切分节奏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学唱第一声部第二乐句 注意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着钢琴整体演唱第二乐段第一声部 下面跟着钢琴整体演唱第二乐段第二声部 师生合作 跟音频整体演唱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歌曲《彩云追月》的速度是 。 2.歌曲《彩云追月》是一首 (演唱形式)歌曲。 答案:1.慢速 2.合唱 课堂总结 《彩云追月》 1=D 4/4 慢速 TRADITIONAL FESTIVAL 再 见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一)》第1课时《彩云追月》 【教材分析】 《彩云追月》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一)》第1课时唱歌课。《彩云追月》是广东音乐的著名曲目,最早出自清代广东音乐的曲谱集,描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惬意,尽显广东民间音乐风格 。1935年,作曲家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与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创作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