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8173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课件(26张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92760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亚非拉,国家,新发展,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格局再造,时代焕新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9课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政史地学科节历史组要布置关于亚非拉国家的展板,分阶段展示 从19世纪到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你认为需要几块展板?分别布置哪些内容呢? 问题思考 风云涌动,秩序渐变(19世纪) 力量交锋,高潮迭起(一战后) 格局再造,时代焕新(二战后)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玻利瓦尔 圣马丁 章西女王 甘地 扎格鲁尔 卡德纳斯 壹 一个特别的年份 ———非洲年” 一个特别的年份———非洲年” 壹 P9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 P86:非洲国家独立形势(截至1990年) 对比下面两张非洲地图,看看非洲政治版图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 一个特别的年份———非洲年” 壹 1951年底 利比亚宣布独立 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起义,次年建立埃及共和国 1952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60年 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1962年 兴起 纳米比亚独立 1990年 高潮 殖民体系瓦解 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 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非洲年” 如果你是展板的策展人,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介绍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开始建立 15、16世纪 初步建立 19世纪中期 最终形成 20世纪 开始瓦解 不断瓦解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一工后 加紧侵略 二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加紧瓜分世界 一战后 一战削弱帝国主义殖民力量 二战后 结束列强通过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 最终瓦解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 一场团结的大会 贰 —万隆会议 一场团结的大会—万隆会议 贰 巴基斯坦 (1947年) 印度 (1947年) 缅甸 (1948年) 锡兰 (斯里兰卡) (1948年) 印度尼西亚 (194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 菲律宾 越南 泰国 阿富汗 土耳其 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埃及 利比亚 苏丹 埃塞俄比亚 加纳 利比里亚 发起国 概况和背景 时间: 与会国: 地点: 1955年4月 印度尼西亚万隆 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②新独立国家共同诉求: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反对冷战。 思考:①这些与会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②这些与会国独立的时间有什么特点? ③这些与会国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有怎样的诉求?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之外的28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有22个国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朝鲜战争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外交理念不是十分明确,担心中国这样一个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而且敢于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在朝鲜交火的大国,会不会是一个具有进攻性甚至输出意识形态的国家?会不会威胁亚非国家的利益? ———谢迪斌《万隆会议与新中国形象的国际塑造》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周恩来 作用: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对新中国充满疑虑和不信任、攻击共产主义 会后,新的外交局面迅速打开,近30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一场团结的大会—万隆会议 贰 共同的遭遇:西方入侵 共同的现状:落后贫穷 共同的目标:发展强大 异 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的宗教信仰 不同的意识形态 同 “求同存异” 内容 ① 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 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