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82052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如梦令》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6471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如 令 梦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生平阶段 第一阶段:豆蔻年华,春光淡荡试新衣(少女时期) 第二阶段:明月入梦,和羞试理并双枝(婚早期~南渡之前) 第三阶段:国破南渡,角声催断梦伤悲(国破南渡) 第四阶段:一别永诀,秋坟瘦却损梨枝 (赵明诚之死及晚年生活) 第一阶段 李清照出生于齐州济南明水(今山东济南章丘区明水街道),她小时候就在藏书丰富生活优裕的书香门第家庭环境中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并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 1084年3月13日,李清照出生于齐州济南一个很有文学修养的士大夫家庭,父亲为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的学生、北宋文学家李格非(约1045年~约1105年),母亲为1030年(宋仁宗天圣8年)状元王拱辰(1012年~1085年)的孙女; 李清照自幼聪慧颖悟,才华过人,受到过文学家、苏轼的大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等多位文学名士的大力称赞。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除了作诗之外,还写出了《如梦令》等多首轰动整个京师,并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 李清照在此时的作品中已经开始对唐朝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笔势纵横的评议兴废,对国家社稷表达出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令世人刮目。 第二阶段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伉俪深情,如胶似漆,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结束太学求学生活,出仕为官。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赵李两家相继被卷入其中,赵明诚兄弟受到牵连,一度入狱,不久都被罢官。其后,李清照随赵家屏居青州(今属山东)十年,夫妇猜书斗茶,花前月下,相从赋诗。两人共治金石之学,她又独撰《词论》,阐述对词的看法,伉俪之谐古今罕见。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复出后,历任莱、缁(今均属山东)等地知州,李清照均随夫赴任共同生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三阶段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因明诚丧母而奔丧至建康。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于赴任湖州途中在建康病逝。其后李清照随南宋朝廷辗转江南各地,夫妇二人平生所收集的金石书画在颠沛流离中几乎丧失殆尽。 第四阶段 赵明诚后于赴任湖州途中在建康病逝,后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