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89734

一《伐檀》课时作业B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42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5-2026,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
  • cover
《伐檀》课时作业B 2025-2026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选择题 1. 关于《伐檀》的体裁,正确的是( ) A. 楚辞 B. 乐府诗 C. 古体诗(《诗经》体) D. 近体诗 2. 下列对《伐檀》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伐檀”的“伐”是砍伐的意思 B. “貆”指的是一种野兽 C. “素餐”是指吃素 D. “廛”古代常用来表示数量 3. 诗中“坎坎”一词的作用是( ) A. 形容河水流动的声音 B. 形容人的说话声 C. 形容伐木的声音 D. 形容风声 4. 下列诗句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B.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C.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D.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5. 《伐檀》中运用反问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的目的是( ) A. 引发读者思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B. 表达对劳动者辛勤劳作的赞美 C. 强调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 D. 说明粮食收获的不易 二、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伐檀》原文,完成以下题目。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1. 诗中三章内容相似,仅部分词语更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劳动人民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诗经·氓》(节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 《氓》和《伐檀》相比,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有哪些不同? 2. 《氓》中女主人公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 3. 从《伐檀》和《氓》这两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经》怎样的艺术特色?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解析:《伐檀》选自《诗经》,属于古体诗中的《诗经》体。 2. C 解析:“素餐”在诗中是指不劳而食,白吃饭,并非吃素。 3. C 解析:“坎坎”形容伐木发出的声音。 4. A 解析:正确的节奏划分应是“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这样划分符合诗句的语义和韵律。 5. C 解析:反问句强调了统治者不劳作却占有大量粮食的不合理性 ,批判统治者的行为。 二、课内阅读理解 1.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通过部分词语的更换,如“檀”“辐”“轮”,“廛”“亿”“囷” 等,多角度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和统治者掠夺的多样与贪婪,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2. 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那些“君子”不会白吃饭,实际上是讽刺他们不劳而获,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嘲讽之情。 3. 诗中表现出劳动人民对自身辛勤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的愤懑;对统治者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强烈批判和不满;以及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反抗意识。 三、课外阅读 1. 内容上,《伐檀》主要反映劳动人民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的批判,而《氓》讲述的是一个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情感表达上,《伐檀》侧重于愤怒和批判,《氓》则更多地表达了女子从对爱情的向往到被抛弃后的痛苦、悔恨等复杂情感。 2. 女主人公起初对爱情充满向往和期待,积极与男子交往并约定婚期;婚后遭遇男子的背叛和虐待后,变得清醒、决绝,对这段感情感到失望和痛苦。这种变化反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