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桂枝香 金 陵 怀 古 王安石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统编版 教学导入 当历史遇见诗歌,便成就了一类诗歌,名为“怀古诗”,比如之前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再来赏读一首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③结构内容: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上片多为写景叙事,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等。 ①形式上: 用典、联想、想象、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②表现手法: ⑤风格: 风格大多雄浑、豪放、悲壮,感情基调大都比较苍劲悲凉。 咏史怀古诗 ④常见情感: 1.对文中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仰慕之情 2.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年华易逝,功业无成 3.对比衬托,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仕途失意 4.感慨国运衰微,讽刺当朝统治阶级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5.抒发爱国情怀,警告统治者吸取教训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怀古诗 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对比 烘托 用典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感慨国运衰微 昔盛今衰 盛衰无常 抒发个人感慨 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 爱国情怀 揭露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怀古诗 手法 情感 鉴赏步骤 怀古诗的结构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弄清史实 揣摩意图 体悟情感 分析技巧 怀古诗 知人论世 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 作者介绍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 散文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他的词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 词 诗 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 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写作背景 解题 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桂枝香慢”。 此调为北宋新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为创调之作。 据毛先舒《填词名解》记载:《桂枝香》这个词牌名出自唐朝人裴思谦。 裴到长安参加殿试后,和同伴们到风月场所的平康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时,有黄门来报喜说他高中状元,他欣喜作诗,诗歌里有“夜来新惹桂枝香”的句子。 这一词牌的词作的代表作有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等。 《桂枝香·金陵怀古》 ③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 解题 ②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 初读课文 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因何而“叹”? 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 叹 “叹”些什么? 初读课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