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2421

四《促织》课时作业A(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4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5-2026,模块,基础,语文,中职,高教
  • cover
《促织》课时作业A 2025-2026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选择题(知识积累巩固) 1. 下列关于《促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以志怪故事反映社会现实。 B. 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宫中盛行斗蟋蟀的游戏。 C. 主人公成名因无法完成官府征收促织的任务而家破人亡。 D. 小说通过奇幻情节揭示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2. 下列情节中,体现《促织》奇幻色彩的是( ) A. 成名之子不慎弄死促织后投井自尽 B. 驼背巫通过神卜指引成名找到促织 C. 促织斗胜“蟹壳青”并击败公鸡 D. 成名因促织致富,成为当地富豪 3. 下列对《促织》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赞美促织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 B. 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压迫 C.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和官吏的贪婪 D. 展现人虫大战的紧张刺激 二、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 文段一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4. 文段中“岁征民间”的“岁”字,正确的解释是( ) A. 年龄 B. 每年 C. 岁月 D. 收成 5.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宣德年间,宫中喜好斗蟋蟀,导致民间负担沉重。 B. 华阴县令为讨好上司,主动承担征收促织的任务。 C. 游侠儿通过捕捉促织高价出售,从中牟利。 D. 里胥借征收促织之名,对百姓横征暴敛。 文段二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6. 文段中“业根”一词的含义是( ) A. 家业的根本 B. 惹祸的根源 C. 勤劳的根基 D. 命运的安排 7. 下列对文段中母亲语言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表现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担忧 B. 反映母亲对促织的重视超过儿子 C. 体现母亲面对危机时的冷静和理智 D. 暗示促织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狼三则·其二》(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 下列对《狼三则·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通过屠户与狼的斗争,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B. 狼的“假寐”行为体现了其狡猾和善于伪装的特点。 C. 屠户最终杀死两狼,说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D. 文章结尾表达了对狼的同情和对人类的讽刺。 9. 下列句子中,与“其一犬坐于前”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C.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 《促织》与《狼三则·其二》在主题上的相似之处是( ) A. 都通过动物故事反映社会现实 B. 都表现了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 C. 都揭示了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D. 都以悲剧结局,引发读者深思 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成名最终因促织致富,并未家破人亡) 2. B(驼背巫的神卜具有奇幻色彩) 3. C(小说核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