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硬件编程测手速》教学设计 课题 硬件编程测手速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感知物理设备与程序指令的交互关系,理解输入触发输出的信息反馈机制。计算思维:理解运用事件驱动、循环、变量和条件判断等核心编程思想,解决灯光控制、计数比较等实际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熟练使用mBlock连接光环板,通过积木编程实现灯光效果,并能在基础程序上修改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能够在硬件连接与程序测试中养成规范操作和安全意识,理解程序规则设定的责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光环板硬件,准确识别并调用四个触摸传感器作为程序输入设备。掌握事件驱动、循环结构及变量灯光控制程序中的具体实现方法。运用条件判断实现功能分支,并能迁移核心结构修改程序参数。 教学难点 理解变量在循环结构内的作用、初始化必要性及实时递增逻辑,避免计数错误。将实际问题(如比较手速快慢)转化为准确的程序条件表达式,并正确嵌入分支结构。在循环内部有效整合延时、变量更新、灯光控制及条件判断等多重积木,确保程序按预期顺序执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班举行打字比赛,我赢了!我觉得我的手速比以前快多了。噢!我们今天用光环板来编写一个程序,测测你的手速吧!身边的魔法开关有没有想过,像魔法师一样,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让特定的灯光亮起特定的颜色?今天我们就化身小小魔法师,用光环板上的触摸传感器和编程,实现这种“触碰即亮”的奇妙效果,感受信息技术的魔力。灯光接力赛看到舞台灯光依次点亮很炫酷吧?怎么让光环板上的小灯也像接力赛一样,一盏接一盏自动亮起来呢?我们将学习用“变量”当作计时器,配合循环控制,让LED灯按我们的设计顺序和时间间隔依次点亮,上演一场精彩的灯光秀。播放视频《 2.4G手柄编程+配对连接》。 小组讨论并制定一套公平的打字/按键比赛评分标准(如速度、准确率、连续性)。分组讨论生活中可嵌入"触碰即亮"技术的物品(如智能家具、互动艺术装置)。分组制定LED灯点亮顺序、颜色变化及时间间隔的规则(如“红→绿→蓝,每灯间隔2秒”)。观看视频 通过规则设计引导学生思考量化评价的关键要素,培养系统化思维。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建立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结,激发探究兴趣。通过规则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变量(计时器)与循环结构在程序中的作用,培养系统化思维。了解硬件编程。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编写触碰亮灯程序光环板上有4个触摸传感器编写当触摸了某个触摸传感器后,指定的灯以指定的颜色亮起来的程序。1、打开mBlock编程软件,单击“设备”选项卡,在“设备”面板删除默认设备。2、在“设备”面板单击“添加”,进入“设备库”,选择“光环板”,并单击“确定”按钮。用 USB 数据线连接光环板和电脑,在“设备”面板单过“连接”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连接”按钮,硬件连接成功。3、将“事件”积木类型下的积木拖放到代码区,将“灯光”积木类型下的积木拼接到其下方。4、复制步骤3三次,分别修改传感器的触角为1、3、修改LED灯光RGB颜色。5、将“事件”积木类型下的积木拖放到代码区,将“灯光”积木类型下的积木拖放到其下方。触摸光环板上的触角测试程序。二、编写LED灯依次点亮程序我们来编写依次亮灯的程序。需要新增变量“时间”,每秒钟时间加1,每过1秒点亮1盏灯。1、将代码区的所有程序串拖放到积木区,删除程序代码。新建变量“时间”。编写“当按钮被按下时”,“熄灭所有灯光”,将“时间变量的值设为 0”的程序。2、将“控制”积木类型下的“重复执行10次”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在灭灯积木后面,并将重复次数改为12。3、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