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7268

9 木兰诗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0-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606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木兰,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木兰诗》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 传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的巾帼英 雄形象。同学们认为木兰的英雄行为具体表 现在哪? 导入新课 译文: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 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军战士身经百战, 有的不幸死了 ,有的胜利归来。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 铁衣。将军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戎机,战事。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 护身服装。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第4节: 第4节: 概述性很强的叙述木兰在军中的征战 生活。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略写) 写法分析 思考: 《木兰诗》塑造木兰的英雄形象却 不详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那么这首诗 写了些什么?表现了木兰哪些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分析 译文:织布机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听不 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 乖巧懂事, 勤劳孝顺 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 第 1 节 叹息声。 人物形象分析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 织布梭子。 只。 对着门织布。 译文:问木兰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木兰说)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 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可汗(正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册(都)有父亲 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出征。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 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人物形象分析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 军帖 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军中的文告。 问女何所思 想什么。 第 2 节 指父亲。 ,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 译文:木兰到集市各处买了骏马、 马鞍、 马鞍下的垫子、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以及长鞭。(东、 西、 南、北市只是一种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并不是去东、 西、 南、北市。 )早晨辞别父母上路 , 傍晚宿营在黄河边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 ,只能听到黄河的水流声。 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 路 ,傍晚到达燕山头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 ,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的嘶鸣声。 思念亲人、女儿情怀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 辔头 ,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 马鞍下的垫子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早晨。 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水流声。 人物形象分析 第 3 节 马叫的声音。 译文:木兰十多年之后幸运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 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 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千里马, 返回故乡。 不慕名利、甘过平凡生活 第 5 节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人物形象分析 / 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希望骑上千里马。 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愿做。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 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了原来的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