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7270

9 木兰诗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8465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木兰,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六三制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木 兰 诗 目录 3.细读诗歌,疏通文意 1. 追踪溯源,初识木兰 2.美读诗歌,读准音韵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识记重点文言词汇,梳理故事情节。 2. 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追踪溯源 初识木兰 谁说女子不如男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 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 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追踪溯源,初识木兰 据有关文献分析,木兰不姓花,而姓魏,名木兰,生于北周,死于隋代。故里在虞城营郭北魏庄(今废)。北周时可汗募兵,本是木兰父 被征招,但他年老体弱,难以应征。而唯一能代替他的木兰胞弟又年轻。无奈,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自边防归来时,北周已亡,拜见了隋朝文帝。文帝封她为尚书,她坚辞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换上旧时衣裳,又现女儿真面目。后朝廷闻之,召她人京,欲纳她为妃,木兰以死拒之。      追踪溯源,初识木兰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追踪溯源,初识木兰 简介:乐府诗和乐府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诗”,它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追踪溯源,初识木兰 美读诗歌 读准音韵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阿姊 红妆 磨刀霍霍 帖花黄 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jī zhù tiě kè hán ān jiān pèi jiān yān jiū róng shuò zhuāng huò tiē zǐ 策勋十二转 著我旧时裳 扶将 zhuó cháng xūn zhuǎn jiāng 美读诗歌,读准音韵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根据朗读提示,划分朗读节奏,有感情的跟读课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女齐: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师读: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男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