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7921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24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学年,高二,学期,语文,期末
  • cover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历程,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需要改进的遗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为指导,紧密结合高考改革方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高三的冲刺备考奠定坚实基础。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获得发展。高二阶段作为高中语文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生动性。通过文言文、古诗词、现代文等多种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增强语感。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转化为具体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结合高考对文化知识的考查要求,引导学生梳理文化常识,形成系统的文化知识体系,为高考中的文化类题目作答提供支撑 。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一)任务驱动,深度探究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和探究性,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每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前,根据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古代诗歌单元时,布置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探究” 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不同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蕴含的情感,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完成任务,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诗歌内容,还锻炼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高考中对学生信息整合、分析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相契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应对高考题目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语文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情境。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与文本相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望海潮》时,通过播放杭州的城市宣传片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杭州的美景富庶繁华,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干谒诗的特点。在学习议论文单元时,创设社会热点辩论情境,让学生围绕热点话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境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也符合高考中对学生情境化任务解决能力的考查趋势 。 (三)信息技术融合,丰富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本学期,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制作精美的 PPT 课件,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为学生呈现生动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