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8316

三《国家的儿子(节选)》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 - 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3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学年
  • cover
《国家的儿子(节选)》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基础积累 (一)课文内容文学常识填空 1. 《国家的儿子(节选)》是一篇以_____为题材的文章,通过记述_____在_____领域的突出贡献,展现了他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 文中的主人公被誉为“_____”,他隐姓埋名多年,将毕生精力投入到_____的研发工作中,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文章通过选取_____、_____、_____等典型事例,运用、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 (二)字词 1. 根据语境填写汉字 ①他fù( )出全部心血,只为攻克技术难关。 ②在极端yán jùn( )的环境下,团队仍坚持试验。 ③面对质疑,他始终保持jiān dìng( )的信念。 ④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无数人的默默gòng xiàn( )。 2. 补全词语并解释整体含义 ①_____精会神:_____ ②鞠躬尽_____:_____ ③_____然自若:_____ ④当之无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科研工作的艰苦与危险。 B. 主人公拒绝公开个人信息,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质。 C. 文中反复强调“保密”,是为了突出事件的神秘色彩。 D. 结尾群众的欢呼,侧面反映了科研成果的重大意义。 2.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他像一颗螺丝钉,牢牢扎根在科研岗位上。 B. 实验室里的仪器,仿佛在诉说着奋斗的故事。 C. 困难如高山,而他选择一步一步攀登。 D. 科研之路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漫漫长河。 3. 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叙述,其作用是( ) A. 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使文章结构更复杂,富有层次 C. 强调事件的时间顺序,条理清晰 D. 突出主人公的外貌特征 4. 下列关于主人公形象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严谨认真:反复核对实验数据 B. 自私自利:拒绝分享科研成果 C. 无私奉献:长期远离家人投身工作 D. 坚韧不拔:在失败中不断尝试 5. 文中“国家的儿子”这一称呼的深层含义是( ) A. 主人公是国家领导人的亲属 B. 主人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 C. 主人公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背景 D. 主人公擅长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三、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国家的儿子(节选)》选段,完成1 - 5题。 试验进入关键阶段,他连续72小时守在控制台前。通红的双眼紧盯着数据变化,干裂的嘴唇却始终抿成一条直线。助手多次劝他休息,他只是摆摆手:“再等等,再等等。”当监测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所有人都慌了神,唯有他一个箭步冲上前,迅速排查线路。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手指被发烫的仪器烫出了水泡,可他仿佛感受不到疼痛,直到故障排除,才瘫坐在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1. 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 分析“通红的双眼”“干裂的嘴唇”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3. 选段中“再等等,再等等”这句话,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4. 面对警报时主人公的一系列动作(冲、排查、瘫坐),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5. 结合上下文,推测“欣慰的笑容”背后包含了哪些情感? 阅读《国家的儿子(节选)》选段,完成6 - 10题。 颁奖仪式上,主持人念出他的名字时,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然而,镜头前的他却显得局促不安。他接过奖章,声音有些颤抖:“这个荣誉属于国家,属于团队里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当记者问及成功的秘诀,他只是简单地说:“把该做的事做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良心。”台下的观众不知道,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十五年没有回过家,甚至连父母离世时,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6. 颁奖仪式上主人公“局促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7. “这个荣誉属于国家,属于团队”这句话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 8. 文中“十五年没有回过家”这一信息,有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