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8396

二《拿来主义》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 - 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6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学年
  • cover
《拿来主义》课堂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基础积累 1. 《拿来主义》的作者是_____,原名_____,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____ ,其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 ,杂文集_____、_____、_____等。 2. 《拿来主义》选自_____,本文的体裁是_____。 3.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提到的“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什么? 4. 文中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三种错误态度?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二、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残羹冷灸 佳节大典 摩登 羡慕 B. 故弄玄虚 磕头贺喜 吝啬 脑髓 C. 礼上往来 鱼翅 国粹 辩别 D. 浑蛋 徘徊 孱头 恐怖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在工作中总是拈轻怕重,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B. 他写文章总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让人读起来很顺畅。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往直前,不能畏葸不前。 D. 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独到,真是标新立异。 3. 下列对“拿来主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拿来主义”的核心是“自己来拿”,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选择。 B. “拿来主义”就是要全部吸收外国文化和传统文化。 C. 对于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 “拿来主义”者应具备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品质。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一项是( ) A.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B.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C.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D.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 三、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1.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2. 文中列举“送古董”“送古画和新画”“送梅兰芳博士”这三件事有什么作用? 3. 作者将中国的“送去主义”与尼采的行为进行类比,目的是什么? 4.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 从这几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送去主义”持怎样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