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雨前备险 洪来不慌 暑假预防洪涝灾害安全教育班会 近期,“村超”举办地贵州榕江遭遇超30年一遇特大洪水。短短8天内,6月21日、24日、28日连续三次洪峰过境,尤其是后两次灾情严重,县城大面积被淹,短短一星期把榕江搞成了水上乐园,普通老百姓、商店、工厂一个个都没跑掉,“村超”球场等多地受损严重。 截至6月26日上午11时,此次洪灾已造成6人不幸遇难,超10万人受灾,5.1万余人被紧急转移安置。 同学们,暑假正值多雨时节,洪涝灾害可能悄然来袭。暴雨如注时,河水上涨、城市内涝都可能威胁我们的安全。 今天这场线上班会课,我们要一起了解洪涝成因、掌握预防技巧,从关注天气预报到备好应急物品,从远离危险区域到学会科学自救,让安全意识成为暑假的 “保护伞”,守护每一个平安假期。 前言 目 录 CONTNETS 1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2 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3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4 洪涝灾害处理措施 第一部分 洪涝汛期 基本常识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融雪等原因,水位定时性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多集中在 5-9 月,南方部分地区因雨季较长,汛期可能更早开始、更晚结束。 洪涝:是汛期内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 “洪” 和 “涝” 两类。“洪” 指河水、水库等水体暴涨漫溢;“涝” 指雨水过多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地表积水(如城市内涝)。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洪涝汛期形成的原因 强降雨:是我国汛期洪涝的主要诱因,尤其是暴雨、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mm为暴雨,≥250mm为特大暴雨)。 地形影响:山区因地势陡峭,雨水汇流快,易引发山洪;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 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南方降水偏多,拉尼娜现象可能增加北方汛期风险。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雨季汛期易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 塌方 山洪 雷击 滑坡 泥石流 水土流失 地面塌方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雨量等级划分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当江河洪水漫滩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防守时的规定水位。我国南方诸河需要这个水位。 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需要防汛人员上堤巡堤查险,做好抗洪抢险准备的警惕戒备水位。我省主要河道的重要水文站都有警戒水位规定。 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防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我省对各主要河道堤段的防洪保证水位都有具体规定。当水位接近或达到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抗洪抢险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在没有水文站的堤段,一般以堤顶以下1米为保证水位,在保证水位以下要确保河道安全行洪,这叫“有限保证”;超过保证水位也要全力抢险,力保堤防安全,这叫“无限负责”,但出了问题就不再追究防汛“责任”了。 当汛期河道上游洪水来量超过下游河道安全保证标准时,为保下游、保大局安全,需要向蓄滞洪区分泄部分洪水时的水位。一般由省防汛指挥机构确定,并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和下游泄水情况确定是否采取分洪措施,以便提前通知有关蓄滞洪区做好分洪准备,提前转移避险,确保人身安全,并利用河道分洪进行冲淤和调洪补水,尽量减少分洪损失。 设防水位 警戒水位 保证水位 分洪水位 水位等级划分 第二部分 洪涝灾害 预防措施 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个人与家庭预防措施 1.日常准备 基础物资:饮用水、压缩饼干、罐头等耐储存食品; 工具与防护:手电筒、打火机、多功能刀具、防水手机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