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04132

21 北冥有鱼 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27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冥,导学案,答案
  • cover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北冥有鱼》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鲲鹏有所局限的选文主旨。 2.初探庄子追求的自由境界,体会庄子思想的魅力。 3.了解庄子借物说理的巧妙之处,并学会使用这一手法进行写作。 二、预习导学(填写预习“疑问与收获”清单) 1.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疑惑之处(字音、字形、词义、句子翻译等)。 2.结合课下注解、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说说你弄清了本文中哪些词语? 3. 阅读《庄子》和作者简介。 《庄子》:亦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其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是研究价值。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本文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幻想一种“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庄子对当时社会现实非常不满,常常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课题 基础知识(1.2题) 我的收获 (字词读音、词语意思、句子翻译等) 《北冥有鱼》 获取方式 (如借助什么工具书、询问同学、自主查阅资料等) 我还有的疑惑 文海拾贝 (3题) 我的收获 《庄子》和庄子相关知识 拓展延伸 我还知道的相关知识(小故事、成语、诗句等) 4.画一画“鲲”“鹏” 【“鲲鹏”图鉴】 姓名: 小组: 讨论日期: 作为绘图小天王,你要事先有怎样绘制图画的计划或打算(例如:结合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图画完成后你要请小组中其它成员对你的画做评论(例如:这幅插图代表了什么?它怎样与阅读作品相联系的?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情思?)当他们评论完后,你要把自己的绘图感想与意图与大家交流分享,并将原因填写在下面。 绘图内容(可附页) 绘图原因 三、课时学案: 第一学时 一、基础积累 (一)朗读课文,读准读音。 北冥(míng ) 抟(tuán) 徙(xǐ ) 齐谐(xié) 邪(yé) (二)走进庄子,分享庄子小故事 二、书读百遍,整体感知 (一)花样诵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矣 通过阅读,我的收获: 1. 2. (二)结合课前预习清单,按照类型梳理,归纳本课你积累的字词、句式 (三)梳理层次,熟读成诵(比一比,谁背的流畅又有情感) (1) (2) (3) 第二学时 一、合作探究 (一)初探鲲鹏 1.说“鲲”:结合绘画说说你认为的“鲲”“鹏”是什么形象? 2.探“鲲”:小组讨论从“鲲”化为“鹏”你读懂了什么呢? (二)再探“鲲鹏” 1.结合《逍遥游》拓展部分,思考文中哪些与鲲鹏的形象相近?哪些与他们形成了鲜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