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13781

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枉凝眉》《永志不忘》课件+素材+教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418164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音版,第二,素材,课件,永志不忘,枉凝眉
    课 时 方 案 课题 《枉凝眉》《永志不忘》 课型 欣赏课 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 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枉凝眉》的出处(《红楼梦》第五回“十二支曲”之一)及其作为经典影视音乐的地位。 2.感受歌曲羽调式(La为主音)带来的古朴、典雅、含蓄、忧伤的音乐风格。 能够模唱或哼唱歌曲主旋律片段,体会其婉转细腻的特点。 3.了解《永志不忘》的创作背景(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及其作为纪录片《为了和平》主题歌的属性。 4.能够感知歌曲中表现英雄气概和坚定信念的音乐元素(如节奏、力度、旋律走向)。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核心主题(铭记历史、歌颂英雄);感受歌曲深情、坚定、颂扬的音乐情绪。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艰难抉择和英雄壮举;如何通过音乐元素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和精神。 主要教法 听唱法、视听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作业反馈、复习旧知(导入)、学习活动与教法设计、小结、目标检测等 设计理念或意图 一、导入:聆听初感,营造氛围 教师播放《枉凝眉》纯音乐片段(无歌词开头部分)。 1.提问引导:“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第一印象?感觉是欢快的、激昂的,还是优美、忧伤、古典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鼓励学生描述初步感受(如:旋律婉转、速度舒缓、音色柔和、情绪伤感等)。 2.教师揭示课题:这首优美而略带忧伤的古典风格歌曲,就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它源自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二、聆听全曲,感知意境 : 1.播放完整版《枉凝眉》歌曲音频(可配PPT中相关《红楼梦》意境画面)。 2.聆听后提问: 歌曲的整体情绪基调是怎样的?(悲伤、哀婉、缠绵、无奈) 演唱者的声音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细腻、委婉、富有戏曲韵味) 音乐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古典、唯美、梦幻、悲凉) 三、聚焦文辞,解读悲情: 1.展示PPT歌词,重点突出关键意象。 “阆苑仙葩”指谁?(林黛玉)象征什么?(超凡脱俗的仙姿,绛珠仙草转世) “美玉无瑕”指谁?(贾宝玉)象征什么?(通灵宝玉,纯净本心不被世俗污染) 开篇这两句赞美了什么?(二人本质的纯洁美好与般配) “镜中花”、“水中月”比喻什么?(宝黛爱情的虚幻与无法把握) “若说没奇缘…若说有奇缘…” 这一问表达了什么?(对命运弄人的巨大困惑、矛盾与深深的无奈) 最后关于“泪珠儿”的句子,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情感状态?(无尽的哀伤、泪尽而逝的悲剧结局) 教师适时补充: 结合PPT背景,简述宝黛“木石前盟”的神话背景和在贾府的相遇相知,点明其爱情悲剧的核心。强调歌词高度凝练、象征性强,充满古典诗词的含蓄美。 2.品味旋律,体验韵味 : 讲解核心音乐特点: 教师明确:这首歌采用了中国传统“羽调式”(核心音是“6”-La)。解释这种调式常给人以古朴、典雅、含蓄、略带忧伤的感觉,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3.深入体验活动: 再听片段: 播放歌曲开头或“一个是阆苑仙葩…”段落。 “画”旋律线: 请学生伸出手指,在空中随着旋律的起伏“描绘”线条走向。感受其婉转、细腻、如泣如诉的特点。(旋律多级进、回旋,少有大的跳跃) 哼唱体验:教师带领学生用“La”音轻声哼唱歌曲的核心乐句或开头旋律。重点感受围绕“La”音展开的羽调式色彩,体会其古典韵味和忧伤情绪。 讨论融合: 提问:“这种古朴、忧伤、婉转的音乐风格,是如何完美地烘托和深化了歌词所表达的宝黛爱情悲剧意境的?”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文学在情感表达上的相辅相成。 四、总结升华,文化浸润: 作品意义回顾: 结合PPT,总结《枉凝眉》作为87版《红楼梦》音乐的代表作,如何成功地将曹雪芹原著的诗意、悲情通过民族调式音乐完美呈现,成为文学与音乐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