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家》课堂同步练习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一、基础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 《鉴赏家》的作者是_____,他是中国现代作家,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 》 。 2. 小说以_____和_____的交往为主线,展现了叶三对绘画独特的鉴赏能力,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 3. 汪曾祺的小说以_____笔调写就,富有地方特色,在_____方面开风气之先。《鉴赏家》通过平实的叙述,描绘了民间生活场景和人物,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二、字词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果fàn( ) 丝miè( )篮 檀( )香 枇pá( ) 时máo( ) 香yuán( ) biǎo( )画 拈( )轻怕重 三、选择题 1. 下列对《鉴赏家》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三卖果子能得四时之先,果子又大又香甜好看,还能辨别果子是否“树熟”,体现了他对卖果子这份工作的用心。 B. 季陶民画荷花,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且喜作长幅,荷梗甚长,一笔到底,这是他独特的绘画风格。 C. 叶三能辨别李复堂的画,还能指出季陶民画墨荷时的错误,说明他对绘画的了解远超一般人,是真正的鉴赏家。 D. 季陶民给叶三的画都题了上款,是因为他觉得叶三不懂画,题上款可以让画更有价值。 2. 下列关于本文写作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语言简洁质朴,多采用短句,如“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专给大宅门送果子”,读起来朗朗上口。 B. 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如描写叶三看画时“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画的热爱。 C. 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叶三是鉴赏家,再叙述他卖果子和与季陶民交往的故事,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D. 小说情节平淡,没有激烈的冲突,但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3. 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叶三诚实善良,卖果子从不说价格,也不会以次充好,与顾客互相信任。 B. 季陶民清高孤傲,讨厌听人谈画,很少到亲戚家应酬,但对叶三另眼相看。 C. 叶三的两个儿子孝顺体贴,担心父亲在外奔波辛苦,提出赡养父亲 。 D. 文中的假名士高谈阔论,他们对绘画有独特的见解,是真正懂画的人。 四、课内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很香甜,很好看。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挤筐、变色、过小的都剔下来。他的果子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是“原装”。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和园主打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为路走得多。 1. 叶三卖的果子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 从叶三卖果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需通报,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