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23824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66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学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 cover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学目标】 从四维核心素养来看,文化自信层面,借联想想象挖掘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创作热情;语言运用上,助学生借二者丰富语言,生动表达;思维能力方面,拓展思维边界,培养创新思维;审美创造则引导创造独特情境,展现审美个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联想和想象概念并学会运用,难点为将其灵活融入写作,让内容新颖且逻辑自洽 。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它的样子,然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比如 “月亮”。 生 1:我想到了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像一个大圆盘。 生 2:我想到了嫦娥住在月宫里,还有一只玉兔。 生 3:我想到了中秋节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月饼,看着月亮聊天。 师:大家的想法真丰富!从 “月亮” 这个简单的词语,大家想到了它的形状、相关的神话故事,还有和月亮有关的生活场景。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 发挥联想和想象。那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呢?我们先来看课本上的解释。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大家能结合刚才说的 “月亮” 的例子,区分一下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象吗? 生 4:想到月亮像大圆盘,这是联想,因为圆盘和月亮的形状相关。 生 5:想到嫦娥和玉兔,这是想象,因为现实中没有嫦娥和玉兔住在月宫,这是创造出来的新形象。 生 6:想到中秋节的场景,这是联想,因为中秋节和月亮有密切的关系。 师:大家理解得很到位!联想是基于事物之间的关联,从一个事物延伸到另一个事物;想象则是突破现实的束缚,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情景。在写作中,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能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感染力。接下来,我们就结合课本中的例子,一起学习如何在写作中发挥联想和想象。 二、结合课本,理解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师:我们先来看课本里朱自清先生的《春》。其中有这样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大家读一读这段文字,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联想和想象。 (学生齐读) 生 7:“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来写,有了脚步,这是想象。 生 8:“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把大自然的万物想象成睡醒的人,这是想象。 生 9:从东风来了,想到春天近了,这是联想,因为东风和春天是相关的,东风来了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作者由东风联想到春天,又把春天和大自然的万物想象成有生命、有动作的人,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再比如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里又有哪些联想和想象呢? 生 10:“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树想象成在互相竞争的人,这是想象。 生 1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花的颜色和火、霞、雪联系起来,这是联想,因为它们的颜色相似。 生 12:“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从花联想到果实,这是联想,而且 “仿佛已经满是” 是想象出的未来的景象。 师:非常好!作者由花的颜色联想到相似的事物,又由花想象出果实挂满枝头的情景,还把树想象成有情感、会竞争的人,让这段文字充满了画面感和活力。通过《春》中的例子,我们能感受到联想和想象在写景文章中的作用,它们能让景物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师:我们再来看另一篇课文,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里,皇帝穿着根本不存在的新装游行,大臣们和老百姓都不敢说真话,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