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24019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3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551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薪火,相传,传统,美德,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七下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题目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聚焦传统美德,旨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价值,明晰其丰富内涵。开篇点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对中华民族的延续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奠定了学生对传统美德整体认知的基础。接着阐述传统美德的内涵,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再到“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为学生勾勒出一幅全面、系统的传统美德图谱。这一编排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为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同时也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搭建了丰富的素材框架。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过往学习中,对传统美德已积累一定认知。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部分学生对“孝悌”观念有初步践行,懂得尊敬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学生对爱国、诚信等品德也有一定了解,能识别一些体现传统美德的行为。但这种认识较为表面,缺乏对传统美德深层内涵的理解,难以将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复杂社会现象时,部分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影响,出现价值判断偏差,导致道德行为失范。此外,部分学生对传统美德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尚未形成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传统美德中“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 2.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知耻明礼的道德品质。通过对“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社会风尚的探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步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3.健全人格:借助对传统美德内涵的剖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传统美德中蕴含的担当精神,增强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促使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教学难点:学会将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环节一:品读典故内涵,共探美德价值 u 典故分享 1.请分享你知道的有关弘扬传统美德的典故。 2.说一说这些故事蕴含了什么传统美德? u 习声回响 结结合习近平话语,说一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民族有何重要价值? 【笔记】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作用) P66+65ABC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P66 B.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地位) C.运用好这些宝贵道德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P65蓝字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