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木兰诗 学习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互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壹 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木兰形象 勤劳孝顺 勇敢坚毅、深明大义 女英雄的豪迈气概 不慕权贵的纯真性格 谨慎和机警 思考 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你觉得她的哪些美好品质值得人们代代传颂? 贰 修辞手法,运用自如 这篇课文在写景、叙事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修辞,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顶针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结构整齐, 语气贯通 排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强化突出,内容上更加具体全面丰富 对偶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强化突出,内容上更加具体全面丰富 比喻 夸张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生动形象 突出强调,增加感染力 设问 反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先问后答,引起注意 有问无答,反向强化 叁 独特手法,文采斐然 试翻译这些句子,看看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会有什么问题?如果直接翻译不妥,应该怎样翻译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直译:木兰从东市买来骏马,从西市买来鞍鞯,然后又从南市买了辔头,又跑到北市买一条长鞭。 问题:这个买卖马具的场所也太固定了吧? 正确理解:“东西南北”四字互文,在这里并没有固定方位的指向,而是要结合在一起,统指买东西的地方。 正确翻译:去集市各个地方买骏马,鞍鞯,长鞭等战具。 什么叫“互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说的是一件事。 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法。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兼顾的。 这句话的正确的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正确翻译是:打开东阁、西阁的房门,坐坐东阁、西阁的床。 这是她回家后的开心激动的情景,这才是从互文的角度正确完整的翻译。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句中的“当窗和对镜”互文,木兰对着临窗户的镜子在梳装打扮,“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镜子中进行的。 正确理解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小结 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肆 叙事技巧,学以致用 《木兰诗》在记叙事件的经过时,详略安排恰当,请结合课文,找找本文哪些地方是详写的,哪些地方则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详写 略写: 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 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 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 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 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 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艺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