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8324

01-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知识点课件+分层作业-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备课资源

日期:2025-10-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80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备课,必修,选择性,教材,新教材
    (课件网)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知识点1 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1)石器 ①制作方法: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 制。 ②优点:石器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 (2)青铜器 ①原因: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铜,并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②出现地区: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必备知识 清单破 ③局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3)铁器 ①历程: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②优点: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 2.灌溉工具 (1)概况: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 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2)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唐朝 出现了筒车。 3.畜牧业的工具设施: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知识点2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1)古代中国 ①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③汉朝: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人们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 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④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2)古代西方:出现纺纱用的纺车。 2.陶瓷业 (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2)具体内容 ①坯车: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能控制坯件的薄 厚。 ②匣钵: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 泥制成的匣钵中。 ③支钉: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 ———支钉。 3.金属冶炼工具 (1)古人用锻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有土炉、锤、锉等。 (2)许多地区采取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有坩埚、范等。 知识点3 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的劳作方式 (1)家庭式劳作 ①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在各区域文明中很普遍。 ②代表:中国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 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庄园式劳作 ①特点: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存在人身依附关系;生产力低下。 ②代表:罗马共和国晚期大型奴隶制庄园;中古时期西欧的庄园;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 堡。 (1)经营形式:手工业家庭与民营、官营作坊。 (2)特点: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2.手工业的劳作方式: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定点1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特点与评价 材料 农业工具在生产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每一种新农具的诞生可以几倍、十几倍地 提高工效。试以灌溉机械为例:汉代的水车“其巧百倍于常”。据《天工开物》记载,手摇 拔车“竟日之功,可灌二亩”。而脚踏水车则“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牛转翻车 则又“倍之”,可灌十亩。如使用筒车,既节省人力畜力,又可“昼夜不息,百亩无忧”。如果 和桔槔、辘轳相比,其功效相差何止百倍。……可以说,在利用人、畜、水、风等自然力作 为动力的农业机械方面,我们祖先的成就是辉煌的,贡献是巨大的,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 ———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 1.特点 (1)从制作材料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