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A卷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基础板块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稻菽(shū) 分蘖(niè) 盐碱(jiǎn) B. 禄(lù) 焦裕禄(lú) 淤塞(sāi) C. 稼穑(sè) 籼(xiān)稻 亲昵(ní) D. 踉跄(qiàng) 颠簸(bō) 攥(zuàn)紧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鹤立鸡群 不盈不溢 B. 摧山坼地 千刃(rèn) C. 步履艰难 妖魔鬼怪 D. 横枕江面 华丽辞藻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在科研中好逸恶劳,不断积累经验。 B. 焦裕禄亲民爱民的精神家喻户晓。 C. 张秉贵对顾客的态度参差不齐。 D. 邓稼先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焦裕禄的事迹,使我深受启发。 B. 袁隆平不仅是科学家,而是一位“农民院士”。 C. 张秉贵的服务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D. 邓稼先为国家核武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5. 下列关于人物通讯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物通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精神。 B. 通讯常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增强故事性。 C. 细节描写是人物通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D. 通讯的语言应华丽优美,避免平实。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B. 焦裕禄的精神包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C. 张秉贵的柜台前总是挤满了顾客,有老人、孩子、工人、学生…… D. 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 7.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比喻) B. “张秉贵的心像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位顾客。”(比喻) C. “焦裕禄像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人民心中。”(拟人) D. “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是打开粮食宝库的钥匙。”(比喻) 8.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 ② 他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③ 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问题 ④ 发现天然杂交稻株 A. ④①②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④③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过典型事例展现焦裕禄的公仆精神。 B. 《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时间为线索,记录袁隆平的科研历程。 C. 《国家的儿子(节选)》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D.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是沈英甲。 B. 《国家的儿子(节选)》的主人公是钱学森。 C.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选自《人民文学》。 D.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报告文学。 二、填空题 1.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是_____。 2. 袁隆平被誉为“_____”。 3. 《国家的儿子(节选)》的主人公是_____。 4. 张秉贵是_____的售货员。 5. 通讯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选段,回答问题。 “1964年,袁隆平在稻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这株稻穗大、颗粒饱满。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其保存下来,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研究。” 1. 这段文字中的“天然杂交稻”对袁隆平的研究有何意义? 2. 分析“小心翼翼”一词的表达效果。 3. 从袁隆平的行为中,你能感受到他怎样的科学精神? 四、课外阅读 阅读《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文化守护》(全文略),回答问题。 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文化守护 一 ———大漠深处的抉择 1963年夏天,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