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活动1 数字身份要爱护 课例名称 活动1 数字身份要爱护 年级 三年级 章节 第四单元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了解数字身份是我们在数字世界的“身份证”,辨别数字身份带来的风险,并学会合理的使用。本课《数字身份要爱护》通过认识数字身份的组成,了解数字身份是通过使用手机号或者身份证号的方式注册或认证而获得的,以及要合理合法的使用数字身份。通过案例分析、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爱护个人数字身份的责任感与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接触过学习平台账号、购票平台账号等简单数字身份,能理解"用户名""密码"等基础概念,但对"数字身份"的完整含义缺乏认识。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网络安全意识薄弱。教学中需采用生活化比喻等生动形式,重点培养账号保护意识,避免抽象理论讲解。可结合案例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建立正确的数字身份认知。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数字身份,认识数字身份的重要性。2.理解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关系,知道数字身份是通过现实身份进行认证获得的。3.认识数字身份的信用价值,增强保护数字身份、维护数字身份信用价值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身份的唯一性和信用价值。教学难点:理解虚拟身份与现实关联,增强数字身份保护意识。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软硬件:能够上网的设备:电脑、平板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一张证明自己身份的卡片,它是身份证。我们可以用它来:使用身份证进行入学报名;使用身份证购买车票;使用身份证进行在线预约;使用身份证进行学籍注册。身份证可以标识“我”!思考:你还能使用身份证做些什么?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还可以用身份证在医院挂号、认领遗失物品等 通过回顾现实世界中身份证的功能,让学生了解身份证的作用和重要性。 体验探索 出示图片:育英小学三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出示某位同学社交平台的动态下图是某位同学在不同社交平台发布的动态,猜猜“TA”可能是四位同学中的哪一位。你还能从中了解哪些关于“TA”的信息 提取图片信息,猜测网络身份对应的现实身份 通过学生熟悉的社交平台账号,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应关系 任务一:认识数字身份 1、数字身份的概念了解现实世界中,身份证可唯一标识个人身份。思考:在数字世界,用什么来标识个人身份呢 出示图片:社交媒体账号、电子邮箱账号、学习平台账号、移动支付账号、网络账号等。总结:人们在使用数字设备或各种线上应用时,一般需要注册用户账号,我们用各种账号在数字世界中标识个人身份。这些账号是使用数字设备或线上应用的凭证,属于我们的数字身份。2、数字身份的组成数字身份是指在线活动中用于识别和验证个人身份的数字信息。在线行为信息也是数字身份的一部分。出示微课:在线行为信息。初步了解我们在网页上的浏览记录、搜索记录、购物记录、聊天记录等都属于在线行为信息。出示图片:微信账号聊天记录、QQ账号文件记录等等,这些也是我们在使用数字身份时留下的行为信息思考:你或者你家人拥有哪些数字平台账号? 学生观看微课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具体的数字账号。 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字身份,从现实世界过渡到数字世界,循序渐进。在线行为信息这一概念不好理解,所以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在线行为信息 任务二:数字身份的唯一性 1、思考:如何获得属于你的数字身份呢?通过注册或认证等方式可以获得数字身份。观看微课:注册数字身份-以智慧中小学平台为例。注册或认证时通常需要用到手机号或身份证号。但使用相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