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8917

2.《盛情邀约》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7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盛情邀约,教案,格式
  • cover
《盛情邀约》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盛情邀约》是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此课在教材中起着培养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重要作用。它聚焦于请柬的设计与制作,涵盖历史演变、结构、设计要素等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能提升学生审美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和生活经验,但对请柬知识了解有限。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动手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学习中可能在创意体现和材料运用上遇困难,需教师引导观察、实践,组织小组合作突破。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敏锐感知不同形式请柬的结构、设计要素和色彩搭配,提高审美敏感度。 2. 感受请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增强对美的鉴赏能力。 艺术表现 1. 熟练掌握请柬设计要素和制作步骤,精准表现设计意图。 2. 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折叠式立体请柬。 创意实践 1. 在请柬设计中大胆发挥想象,提出新颖创意和独特设计方案。 2.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创意实践中的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 1. 深入了解请柬的历史演变和中国“礼仪之邦”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2. 认识请柬在社交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其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清晰掌握请柬的基本结构,包括封面、封底和内页,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 熟练运用请柬的设计要素,如外形、纹样、文字和色彩进行创意设计。 3. 精准把握请柬制作的步骤和方法,成功制作出折叠式立体请柬。 难点 1. 在请柬设计中巧妙融入独特创意,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2. 灵活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克服制作中的困难,提高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将文化内涵与创意设计相结合,使请柬具有文化深度。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 请柬图片、制作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请柬引发兴趣 (1) 教师提前精心挑选一张设计精美、具有代表性的请柬,在课堂开始时,以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张请柬可以在外形上独特,如采用非传统的形状,或者在色彩搭配上非常协调,纹样精美。 (2) 邀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请柬,从封面的图案、文字到内页的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请柬的细节,如“大家看看封面上的图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内页的文字排版有什么特点?”等。 (3)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请柬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是在哪里见到的吗?”鼓励学生积极回忆并发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4) 接着追问:“那你们知道请柬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思考请柬在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了解请柬是一种用于邀请他人参加活动的礼仪性文书。 (5)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认真倾听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回答中不准确或不完整的地方,以温和的方式进行纠正和补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尊重。 (6)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请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通知方式,更是一种礼仪的体现。 (7) 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学习如何设计并制作富有创意的请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8) 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标题“盛情邀约———请柬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1. 认真观察教师展示的请柬,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回忆自己见过请柬的场景,踊跃发言分享。 3. 思考请柬的作用,参与课堂讨论。 4.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评价任务 观察认真: 发言积极: 思考深入: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精美请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