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9029

3.《古建新生》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1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建新生,教案,格式
  • cover
《古建新生》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古建新生》是初中美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聚焦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涵盖榫卯等结构知识及修复方法。此内容不仅丰富学生美术知识,还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审美和保护意识,提升文化认同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但对古建筑知识储备少。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见过古建筑,却缺乏深入了解。学习上,形象思维较强,抽象理解能力待提升。理解古建筑修复原则和方法有困难,需借助实例讲解。可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激发兴趣,突破学习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丹棱古建筑的独特之美,提升对古建筑的审美能力。 2. 体会古建筑修复后焕发出的新生魅力,增强对美的敏感度。 艺术表现 1. 能够运用所学古建筑结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表达。 2. 尝试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对古建筑修复的设想和方案。 创意实践 1.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中,发挥创新思维,提出独特的修复创意。 2. 利用古建筑模型和材料,进行简单的修复实践,锻炼动手能力。 文化理解 1. 深入了解丹棱古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 2. 培养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榫卯结构及其他古建筑结构知识,理解其特点和优势。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丹棱古建筑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 能够提出合理的古建筑修复设想和方案。 难点 1. 准确理解古建筑修复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 培养创新思维,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修复方案。 3. 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将其融入到修复实践中。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实地考察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 丹棱古建筑视频、图片、模型、修复材料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播放视频,引发思考 (1) 教师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丹棱古建筑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丹棱古建筑的宏伟外观、精美的装饰细节以及周边的环境氛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建筑的美丽和历史价值。 (2) 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引导学生观察古建筑的独特之处,如屋顶的形状、门窗的样式、墙体的材质等,并提问学生对这些建筑元素的感受。 (3)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视频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感受。 (4) 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古建筑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对古建筑保护的兴趣。 (5)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建新生。 (6)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强调本节课将围绕丹棱古建筑的结构、修复等方面展开学习。 (7) 教师再次提醒学生关注古建筑的保护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8)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古建筑,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丹棱古建筑的魅力。 2. 积极参与交流,分享自己对视频中古建筑的印象和感受。 3.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回顾生活中见过的古建筑,与同学进行分享。 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度: 交流参与度: 思考活跃度: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地展示丹棱古建筑的美丽和历史价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知识讲解 古建筑结构知识讲解 (1) 教师首先介绍榫卯结构,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榫卯结构的组成部分,如榫头和卯眼。详细讲解榫卯结构的特点,如不用钉子却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