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9041

2.《校园创美》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07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校园创美,教案,格式
  • cover
《校园创美》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4课时 教材 人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校园创美》是七年级美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围绕校园美化设计展开,涵盖设计原则、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等知识。能培养学生审美和实践能力,增强对校园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好奇心,但空间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校园环境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在将美学原理与实际结合、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方面存在困难。教学中需多引导,提供案例和实践机会。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敏锐感知校园美化设计中的和谐统一、功能与美观并重等美学元素。 2. 提升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校园美化中所呈现美感的鉴赏能力。 艺术表现 1. 学会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校园美化创意。 2. 能用草图清晰呈现校园特定区域的美化设计思路。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力,为校园特定区域设计美观实用的方案。 2. 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文化理解 1. 理解校园美化对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性。 2. 体会校园美化设计中环保节能等理念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校园美化设计的和谐统一、功能与美观并重、环保节能等基本原则。 2. 了解绘画、雕塑、景观设计等校园美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学会运用艺术手段表达个人创意,进行校园美化初步设计。 难点 1. 将美学原理与校园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方案。 2. 培养学生在校园美化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环保节能理念在校园美化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校园地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导入 展示图片与引导讨论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充满魅力和美丽的校园环境图片,如绿树成荫的小道、整洁的草坪、色彩斑斓的花坛、设计精美的建筑等,让学生仔细观察。 (2)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环境的独特之处和美感所在,提问:“在这些图片中,最吸引你们的元素是什么?” (3)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 (4)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校园环境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提问:“我们的校园在哪些方面可以变得更美好?” (5) 让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如增加绿化区域、改善指示标识、增设休息座椅、创建小型校园花园等。 (6) 对学生的建议进行总结和整理,写在黑板上。 (7) 进一步提问:“在你们看来,一个美丽的校园环境应该具备哪些关键元素呢?你们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呢?” (8)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参与校园美化活动的兴趣。 1.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图片美感元素的问题。 2. 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校园环境可改进的具体建议。 3. 思考美丽校园应具备的关键元素。 4. 表达愿意参与校园美化活动的意愿。 评价任务 观察仔细: 发言积极: 建议合理: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美丽校园图片,引发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他们参与校园美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授课环节 - 校园美化设计基础讲解 讲解设计原则 (1) 向学生讲解校园美化设计的和谐统一原则,举例说明校园内各个建筑、景观和设施应在风格、色彩和材料上保持一致,如某校园建筑采用统一的欧式风格,色彩以米色为主,材料使用大理石和木材,形成协调的整体。 (2) 强调功能性与美观性并重的原则,以校园的座椅和长廊为例,说明它们不仅要方便师生休息和交流,还要在造型和色彩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 介绍环保节能原则,讲解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和太阳能照明设施等措施的重要性和好处。 (4) 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