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0789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 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012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黄庭坚 登快阁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第二次参加省试,以一首《野无遗贤》诗,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今开封)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元丰三年(1080年),黄庭坚入京改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将农民的疾苦,如实上报,减轻农民负担。 诗歌创作 1、主张 “以俗为雅”、“以故吐新” 强调运用古人词句要“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用铁比喻被陶冶的万物即诗歌的素材,用金比喻点化后的成品即诗歌。 2、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 强调诗人主观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 开创了“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快阁,三层小楼,砖木结构,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初为奉祀西她狱拔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阁下的倍园、盟鸥馆、山谷祠与快阁参差媲美,构成“西昌八景”之一的“快阁盟鸥”。 这首诗是黄庭坚元丰五年(1082年)知吉州太和县时所作,时年38岁。快阁在太和县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而得名。 这一首著名的七律是诗人任太和县知县时登快阁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倚阁观望江、天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为官在外的一种失意无聊和归隐故园的情怀。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 痴儿,《晋书·傅玄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诗中自嘲,怀才不遇。 倚,长久倚靠快阁,悠闲欣赏晚晴美景。 串讲课文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 写出了雨后初晴空气清朗,天因而远大,月因而分明的特点,气象阔大。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 澄江静如练———谢朓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颈联: 两个典故借指世无知音,聊且借美酒遣怀。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尾联: 表示自己将弃官归隐江湖,超然洒脱。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前句是用《晋书 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句。杜诗之“倚”,倚于山阁,耐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边无垠的暮色晴空。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首联透露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 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 远眺。 颔联用的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