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2239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日期:2025-10-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3974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数学,上册,九年级,学年,-2025-2026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4秋 锡山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E为AB的中点,F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将△AEF沿EF折叠得到△HEF,延长FH交BC于点M,连接EM.下列结论:①△EFM是直角三角形;②△BEM≌△HEM;③当点M与点C重合时,DF=3AF;④MF平分正方形ABCD的面积;⑤4FH MH=AB2.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024秋 滨湖区期中)如图,AB,CD相交于点E,点A,B,C,D都在格点上,则的值为(  ) A. B. C. D. 3.(2024秋 铁西区期中)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OC的中点,EF∥AB交BC于点F.若AB=8,则EF的长为(  ) A.2 B. C. D.4 4.(2024秋 杨浦区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点G是中线AH上一点,且,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经过点G.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如果AD=3BD,那么DE∥BC B.如果点E与点C重合,那么AD:BD=3:2 C.的和是一个定值 D.的和是一个定值 5.(2024 玉田县二模)《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偃矩以望高”的方法.“矩”在古代指两条边呈直角的曲尺(即图中的ABC).“偃矩以望高”的意思是把“矩”仰立放,可测量物体的高度.如图,点A,B,Q在同一水平线上,∠ABC和∠AQP均为直角,AP与BC相交于点D.测得AB=20cm,BD=10cm,AQ=8m,则树高为(  ) A.8m B.8cm C.4m D.4cm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秋 嘉定区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1,﹣2),△AB′O′∽△ABO(点A、点B、点O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点B'、点O',O'的坐标为(﹣1,0),点B'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的坐标为    . 7.(2024秋 南安市期中)如图,△ABC的面积为16,将△ABC沿AD方向平移,使A的对应点A′满足AA′DA′,则平移前后两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8.(2024秋 商河县期中)如图,在矩形ABCD中,DE平分∠ADC,交BC于点E,EF⊥AE,交CD于点F,以AE,EF为边,作矩形AEFG,FG与DA相交于点H.若CE=3,AH=4,则AE=   . 9.(2024秋 包河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4cm,AC=8cm,动点P从点A出发到B点停止,动点Q从点C出发到A点停止,点P运动的速度为1cm/s,点Q运动的速度为2cm/s.如果两点同时运动,那么当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    . 10.(2024秋 松江区期中)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C=1,BC=2,点D为AB上一个动点,正方形DEFG的顶点E、F都在BC边上,点G在△ABC外,若∠DGC=∠B,则正方形边长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 泰兴市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点E在BA的延长线上,点F在边AC上,∠EDF=∠B. (1)求证:△BDE∽△CFD; (2)若BE=12,CF=2,求BC的长. 12.(2024秋 宜兴市期中)如图,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且AE⊥EF. (1)求证:△ABE∽△ECF; (2)若BE=3,EC=7,求CF的长. 13.(2024秋 崂山区期中)如图,点P为线段AB上一点,在AB的同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A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PBD,AD与BC,PC分别相交于点E,F,BC与PD交于点H. (1)求证:△APD∽△CPB; (2)求∠FEH的度数. 14.(2024秋 商河县期中)如图,矩形EFGH内接于△ABC,且边FG落在BC上,若AD⊥BC,BC=9,AD=6,,求矩形FFGH的面积. 15.(2024秋 奉贤区期中)如图,AD是△ABC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AD=4AE,联结BE并延长交AC于点F,过点A作AG∥BC交BF的延长线于点G. (1)求AG:BC的值; (2)求GF:BE的值.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