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5236

第6课 都市公共建筑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9-2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0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课,都市,公共,建筑,教案,格式
  • cover
《都市公共建筑 》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都市公共建筑 》是初中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展示了不同风格和功能的都市公共建筑,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城市建筑文化的窗口。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素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都市公共建筑的认识较浅。他们好奇心强,渴望了解新鲜事物。不过,在分析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时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敏锐感知都市公共建筑的外观造型、色彩搭配等审美特征。 2. 体会不同风格公共建筑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和情感。 艺术表现 1. 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描绘都市公共建筑的形态。 2. 能用简单的方式表现出建筑的主要特征和风格。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对现有公共建筑进行创意改造或设计新的公共建筑。 2. 运用手工、绘画等形式将创意转化为具体作品。 文化理解 1. 了解都市公共建筑与当地文化、历史的紧密联系。 2. 尊重不同地区公共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差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都市公共建筑的基本审美要素。 2. 学会用美术语言表现公共建筑。 3. 理解公共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难点 1. 准确把握不同风格公共建筑的特点并进行艺术表现。 2. 从文化层面深入解读公共建筑。 3. 进行有创意且合理的公共建筑设计。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建筑模型、绘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导入 引导讨论 (1) 教师开场:“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许多公共建筑,它们就像城市的名片,展示着城市的风貌。大家能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公共建筑吗?” (2) 播放一段城市公共建筑的视频,涵盖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不同类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建筑的多样性。 (3) 提问:“看完视频,这些建筑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4) 展示一些常见伴手礼的图片,如特产、纪念品等,引出伴手礼的概念:“伴手礼指出门到外地时,为亲友买的礼物,一般是当地的特产、纪念品等。那建筑能不能也成为一种特殊的‘伴手礼’,承载城市的特色呢?” (5)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送伴手礼的经历和感受。 (6)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讨论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7) 提出问题:“都市公共建筑和伴手礼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8) 过渡到本节课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都市公共建筑的世界,去探索它们的魅力。” 1.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公共建筑。 2. 观看视频,表达对建筑的第一印象。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送伴手礼的经历。 4. 思考建筑与伴手礼的相似之处。 评价任务 参与讨论积极: 表达观点清晰: 思考问题深入: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和视频展示,激发学生对都市公共建筑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建筑与生活中的伴手礼联系起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新知讲解 介绍建筑风格 (1) 以PPT形式展示不同风格的都市公共建筑图片,如古典风格的故宫博物院、现代风格的鸟巢、后现代风格的央视大楼等。 (2) 详细讲解古典风格建筑的特点,如对称布局、飞檐斗拱、红墙黄瓦等,结合故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进行阐述。 (3) 分析现代风格建筑注重功能与形式统一,强调简洁、实用的特点,以鸟巢为例,说明其独特的钢结构造型和先进的建筑技术。 (4) 介绍后现代风格建筑对传统元素的借鉴和创新,如央视大楼奇特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引导学生观察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5) 组织学生对比不同风格建筑的外观、结构和文化内涵,小组讨论并总结各自的特点。 (6)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