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535

15.《锦上添花》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3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锦上添花,教案,格式
  • cover
《锦上添花》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赣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锦上添花》这一课题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聚焦于传统纹样与民间工艺的结合。教材内容围绕传统纹样的形式、组织形式以及其在工艺品创作中的应用展开,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让学生了解传统纹样为工艺品带来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提升。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工艺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在理解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组织形式上可能存在困难。他们身心发展迅速,思维活跃,但在将传统纹样创新应用于设计时,可能缺乏思路和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教学中可通过大量实例展示、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敏锐感知传统纹样在工艺品中的独特魅力,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 学会从组织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欣赏传统纹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艺术表现 1. 熟练掌握一种传统纹样的特点,并能准确运用到生活用品的装饰设计中。 2. 运用书面或口述的方式清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意。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传统纹样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设计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2.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文化理解 1. 深入了解传统纹样与民间工艺的关系,认识到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 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传统纹样的常见形式,如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 2. 理解纹样的组织形式与工艺品功能、形状、材质的关系。 3. 学会运用传统纹样进行生活用品的装饰设计。 难点 1. 准确把握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 2. 灵活运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表现手法,使设计作品富有创意和个性。 3. 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意。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传统工艺品实物、绘画工具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情境 (1) 教师提前在教室展示区摆放一些带有传统纹样的工艺品,如陶瓷花瓶、刺绣手帕、木雕摆件等,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自由参观这些工艺品,让他们直观感受传统纹样的魅力。 (2) 播放一段关于传统民间工艺制作过程的视频,视频中详细展示了工匠们如何运用传统纹样进行创作,如在丝绸上绘制图案、在瓷器上雕刻花纹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和展示的工艺品中,你们看到了哪些漂亮的纹样?这些纹样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鼓励他们用丰富的词汇描述纹样的特点,如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图案精美等。 (5)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锦上添花,即传统纹样在工艺品创作中的应用。 (6) 展示一些现代生活用品的图片,如杯子、书包、衣服等,提问学生:“如果让你们用传统纹样来装饰这些生活用品,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纹样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7)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纹样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让他们意识到传统纹样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能为现代生活增添美感和艺术氛围。 (8)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1. 参观展示的工艺品,仔细观察其中的纹样。 2. 观看视频,感受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 3.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纹样的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