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556

3.《少年的风采》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3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少年的风采,教案,格式
  • cover
《少年的风采》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湘教版 授课类型 综合·探索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少年的风采”是湘美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它以摄影摄像艺术为载体,强调其在表达思想情感和记录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摄影摄像技巧,记录校园生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摄影摄像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知识和技能。他们渴望用其记录成长与生活,教学中应激发兴趣,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审美修养与创造力,帮助理解摄影摄像艺术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欣赏摄影摄像艺术的独特魅力,理解其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 2. 体会不同景别、运镜和蒙太奇手法在摄影摄像中的情感表达。 艺术表现 1. 运用摄影摄像技术,捕捉并表达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2. 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提升画面表现力。 创意实践 1. 创作微电影,记录并展现校园生活精彩瞬间,体现个人创意和审美。 2. 学会运用剪辑软件,对视频素材进行后期制作。 文化理解 1. 认识摄影摄像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2. 理解其作为记录和传播文化载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摄影摄像技术的基本操作。 2. 学会通过镜头语言表达情感和观念。 3. 理解不同景别、运镜和蒙太奇手法的特点与运用。 难点 1. 将摄影摄像艺术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创作出有深度和创意的微电影作品。 2. 运用蒙太奇手法,使微电影情节连贯、富有感染力。 3. 熟练使用剪辑软件进行视频后期制作。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作品展示与讨论 教具准备 教案、照相机、摄像机、三脚架、剪辑软件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意设计引新课 导入课程 (1) 热情欢迎学生来到美术课堂,提及前两节课学习的摄像知识,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摄影知识。 (2) 播放一个短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视频与之前学习的摄像有何不同。 (3) 当学生回答出动态视频与静态画面的区别后,进一步追问是否还有其他不同之处。 (4)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摄影和摄像的区别与联系,强调摄影是静态画面拍照,摄像则是动态影像摄录,摄像能记录连续动作,形成集声音、表情、动作于一体的视频。 (5) 阐述本节课将以微电影的形式记录少年的风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结合生活实例,说明摄影摄像在记录美好瞬间和故事方面的重要性。 (7)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精彩摄影摄像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 (8)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期待他们用摄影摄像记录校园生活。 1. 认真观看短片,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 积极分享自己对摄影和摄像区别的看法。 3. 倾听老师的总结,了解摄影摄像的特点。 4. 回忆生活中的摄影摄像作品,准备分享感受。 评价任务 观察仔细: 回答准确: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短片和对比讨论,引发学生对摄影摄像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欣赏分析探新知 活动一:前期准备 引导思考 (1)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拍摄微电影前需要准备什么。 (2) 当学生回答出写剧本和准备拍摄设备时,给予肯定,并进一步强调剧本是基础,设备是工具。 (3) 详细讲解拍摄前要确定主题,列举校园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内容,如升旗仪式、运动会等。 (4) 强调组织策划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说明只有团队协作才能拍出好的微电影。 (5) 介绍分镜头脚本的概念,说明它是微电影拍摄的基础和依据。 (6) 展示一些优秀的分镜头脚本案例,让学生了解其格式和内容。 (7) 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校园生活故事,细化、扩展成小脚本。 (8)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构思脚本内容。 分析脚本 (1)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脚本,认真倾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