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566

2.《随拍随记录》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5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24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随拍随记录,教案,格式
  • cover
《随拍随记录》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湘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旨在培养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将创意运用于摄影活动,通过实践把创意转化为成果,帮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感受摄影记录生活的魅力。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已有一定造型表现能力,能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并积极参与活动,还能根据媒材特点结合创作意图创作美术作品。但对于摄影中的特殊视角、画面空间感等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教学中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他们对生活美的感知和创新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学生通过欣赏摄影作品,感受摄影中蕴含的生活之美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提高审美水平。 艺术表现 1. 具体分析摄影作品的特殊视角,如空间感、平摄、俯摄、仰摄,掌握不同视角的表现效果。 2. 学会运用特殊视角、前景增加视觉趣味等拍摄方法进行摄影创作。 创意实践 1. 以《有趣的校园生活》为题,运用所学拍摄方法创作戏剧性的画面。 2. 在实践中发挥创意,提高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摄影作品的能力。 文化理解 1. 体会摄影中蕴含的生活之美,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 了解摄影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蕴含着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分析摄影作品中的“特殊视角”,包括平摄、俯摄、仰摄的特点和效果。 2. 理解摄影画面的空间感,掌握前景、中景、后景的运用。 3. 学会利用有意味的前景来映衬主体,丰富画面内容。 难点 1. 体会并运用特殊视角、前景增加视觉趣味等拍摄方法进行创作。 2. 在创作中根据主题和表达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拍摄视角和前景。 3. 创作出具有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摄影作品,展现校园生活的独特魅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导入法、提问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 相关多媒体课件、照相机、摄影作品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引导分享 (1) 老师开场:“上课,同学们好,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拍摄过或者见过哪些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2) 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提到的摄影作品进行简单点评,肯定学生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摄影的魅力。 (3) 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摄影让我们学会用思考来观察世界,能记录生活的多姿多彩、感悟大自然的风情,还能将生活中的美蓄积起来。 (4) 向学生展示用摄影机拍摄的作品视频,播放前提出观看要求:“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感受视频中所呈现的场景和氛围。” (5) 视频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描述视频内容:“视频当中展示了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开幕,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起舞的场景,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空军以忠诚向无尽蔚蓝高地冲锋,人民空军正以雷霆万钧之势磅礴成长壮大,中国利益在何处,空军的翅膀和航迹就延伸到那里。” (6) 展示2019年陈玲的摄影作品《壮阔国行情》,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这幅作品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记录和浓浓的爱国情怀。请大家畅所欲言:在举起相机前,你是否想过拍什么?怎么拍?” (7) 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思考摄影创作的前期准备和立意:“我们需要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从构思画面、选择技巧和构图,到用相机去捕捉,我们要先立意。不必一味追求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让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使客观对象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8) 总结引入新课的内容,强调摄影创作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