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2825

湘科版(2024)四下_7单元_活动3 制作图书条形码_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459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2024,四下,单元,活动,制作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制作图书条形码 课例名称 制作图书条形码 年级 四年级 章节 单元七 活动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科技教材四年级下册单元七活动三。通过认识ISBN国际标准书号、图书内部编码,了解图书条码的编码原理,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条形码的技术方法,并动手实践制作班级内部图书条形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商品条形码的编码原理和校验等知识,具备类比、迁移本节课图书条形码相关知识的认知基础。本节课还将结合具体软件的技术操作,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提高学生的实践成就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分级编码逻辑,思辨其优缺点,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2.了解内部图书条形码,感悟“内部编码/本地部署”思想的设计共性。3.学会利用在线工具或软件制作条形码,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两种图书条形码。2.学会利用在线工具或软件制作条形码。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教师机、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出示四格漫画,导入情境:“小明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先扫描小明的借阅证;再逐一扫描小明要借阅的图书;通过扫描借阅证和图书上的条形码,快速完成借阅信息的登记”。点出本课课题:图书条形码非常便利,本节课我们将一起制作班级图书条形码。 学生观看四格漫画,联系生活进行回忆和思考,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通过四格漫画引导学生关注图书条形码扫码借阅和信息登记,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聚焦本课主题。 体验探索 1.出示探究问题,组织探究活动探究内容: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图书角,亮亮和昕昕实地考察了学校图书馆。他们发现,图书馆的每本图书不仅封底印有条形码,翻开封面后的内页上都贴了一个条形码。同学们借阅或归还图书时管理员扫描的是图书内页的条形码。问题①. 对比两个图书条形码,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问题②. 对比图书条形码和商品条形码,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2.交流探究成果倾听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成果。 1.小组探究 阅读探究内容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进行汇报。(答案:①两个图书条形码的编码长度不同,且其中一本图书的编码有“ISBN”前缀。②图书条形码上方有特殊的“ISBN”前缀码,且图书条形码的位数不一致。) 通过纵向对比图书馆封底和内页条形码差异,以及横向对比图书条码(ISBN)与商品条码(EAN-13)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 图书条形码的“ISBN前缀”和“位数差异”特征,为后续分析ISBN编码和图书馆内部条形码做好铺垫准备。 任务一、认识图书编码 1.分析国际标准书号“ISBN”:(1)教师说明概念:每本正式出版的图书,在封底都印有条形码。与商品条形码不同的是,图书条形码除了下方印有一串数字,条形码的上方还印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它是国际通用的出版物统一编号。(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一环节的实践结果,对ISBN码的特点进行总结:图书条形码上方和下方的数字完全一样,但形式略有不一样。与商品条形码一样,图书的ISBN由13 位数字组成。(3)教师出示图片,讲解ISBN编码规则:分级分段编码,分别表示图书的出版地区、-出卷网-和图书编号等信息。例如:97875710301791~4位:图书前缀号和中国;5~8位:-出卷网-代码;9~12位:图书编号;第13位:校验位。(4)教师出示探究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探究ISBN码的优缺点:①两人一组,对比各自《科学》课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