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5329

《阿里郎》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33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阿里郎,教案,格式
  • cover
《阿里郎》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唱歌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阿里郎》是教材中第四单元《亚洲弦歌》的第1课。此歌曲为G大调,3/4拍,慢速且悲伤地。其曲调优美流畅、委婉缠绵,感情淳朴感人、情绪略带悲哀,在本单元中能让学生感受亚洲不同音乐风格。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学,内心世界丰富,好奇心强,还保留小学时的天真愉悦。他们不仅关注事物外表,更注重分析和主观体会。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在音乐学习上,对外国音乐文化了解有限,理解朝鲜族音乐韵律感可能有困难。教师要培养其兴趣,强调行为规范,让学生热爱音乐、喜欢音乐课。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准确感受《阿里郎》歌曲表达的悲伤、深情的情绪和优美的意境。 2. 体会朝鲜族音乐特有的韵律感在歌曲中的体现。 艺术表现 1. 能用深情、悲伤的心情准确演唱《阿里郎》,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能够鉴赏《阿里郎》歌曲的旋律特点,如优美流畅、委婉缠绵等。 创意实践 1. 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地表现《阿里郎》的音乐情感和节奏。 2. 尝试用简单乐器为《阿里郎》进行伴奏,展现音乐创意。 文化理解 1. 通过学习《阿里郎》,了解朝鲜的音乐文化和地区特色。 2. 拓展音乐视野,培养对外国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能用深情、悲伤的心情准确演唱《阿里郎》。 2. 鉴赏《阿里郎》歌曲的旋律特点,体会朝鲜族音乐韵律。 3. 把握歌曲的3/4拍节奏,感受其韵律感。 难点 1. 用肢体语言创新性地表现《阿里郎》的音乐情感和节奏。 2. 理解和把握朝鲜族音乐特有的韵律感,准确演唱出歌曲韵味。 3. 用简单乐器为《阿里郎》进行合适的伴奏,展现创意。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简单乐器(如三角铁、沙锤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导入 引导提问 (1) 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亲切地说:“同学们,在之前的音乐课上,我们学习过不少好听的歌曲,其中有一些是外国的民歌。现在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外国的民歌呀?”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2) 当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接着进一步提问:“那大家能说一说外国的民歌都有哪些特点吗?”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进行思考。 (3)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外国的民歌反映了地区文化历史、民族特点、风俗习惯、风土人情,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凝结。 (4) 教师充满激情地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的朝鲜,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音乐文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它的名字就叫作《阿里郎》。”同时在黑板上工整地书写板书《阿里郎》。 (5) 为了让学生对朝鲜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朝鲜的地图、著名景点等图片,介绍朝鲜的地理位置、面积、主要城市等信息。 (6) 讲述朝鲜重视音乐、歌曲宣传普及的情况,列举朝鲜的一些著名歌曲,如《金日成将军之歌》《朝鲜之星》《同志爱之歌》等,激发学生对朝鲜音乐的兴趣。 (7) 再次强调《阿里郎》这首歌曲的重要性,让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准备学习。 (8)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外国民歌的学习方法,为学习《阿里郎》做好铺垫。 1. 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老师关于学过的外国民歌的问题。 2. 认真思考外国民歌的特点,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了解朝鲜的相关信息。 4. 期待学习《阿里郎》这首歌曲。 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 参与积极性: 思考深度: 设计意图 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地导入新课,同时让学生对朝鲜的音乐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活动一: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