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杯》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金杯》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草原牧歌》的内容,属于唱歌课。它是典型的蒙古族短调酒歌,作为鄂尔多斯草原风俗性宴歌,具有重要文化价值。歌曲结构简单,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旋律能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特色。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学,内心世界丰富,好奇心强,还保留小学时的天真。他们不仅关注事物外表,更注重分析和主观体会。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对蒙古族音乐了解可能较少。教学中需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克服演唱技巧上的困难。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金杯》热情奔放的情感,体会蒙古族音乐独特魅力。 2. 提高对音乐情绪、速度、节奏等要素的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1. 能用欢快、热情的声音准确演唱《金杯》。 2. 掌握附点音符、切分节奏、下滑音等演唱技巧。 创意实践 1. 能用肢体语言或乐器为《金杯》伴奏,展现音乐。 2. 发挥想象力,对歌曲进行个性化演绎。 文化理解 1. 了解蒙古族酒歌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金杯》。 2. 掌握附点音符、切分节奏、下滑音的演唱技巧。 3. 理解蒙古族酒歌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 难点 1. 准确把握附点音符、切分节奏和下滑音,使演唱更具韵味。 2. 用肢体语言或乐器为歌曲伴奏,做到协调统一。 3. 发挥想象力,对歌曲进行有创意的演绎。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情导入 提问引导 (1) 面带微笑,亲切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去过蒙古吗?能和老师分享一下你们想象中蒙古是什么样子的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描述蒙古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如提到蒙古的草原、骏马、蒙古包等。 (3) 展示一系列蒙古的美丽图片,包括广袤的草原、奔驰的骏马、热闹的那达慕大会等,同时播放一段轻柔的蒙古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蒙古的魅力。 (4) 在展示图片过程中,适时介绍图片中的场景和文化背景,如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摔跤等传统活动。 (5) 图片展示结束后,再次提问学生:“看完这些图片,你们对蒙古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现在大家最想了解蒙古的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与音乐相关的内容。 (6) 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蒙古族民歌《金杯》,在黑板上工整地书写课题。 (7) 介绍《金杯》是一首蒙古族酒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学生对酒歌的了解。 (8)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金杯》这首歌可能的风格和内容,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1. 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蒙古的问题。 2. 认真观看图片,感受蒙古的美丽和文化。 3.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蒙古的新认识。 4. 对《金杯》这首歌产生好奇和期待。 评价任务 参与度: 表达能力: 好奇心: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蒙古族文化有初步了解,为学习《金杯》这首歌奠定基础。 师生互动,感受歌曲 聆听感受 (1) 播放《金杯》的音频,要求学生安静聆听,同时思考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2) 音频播放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准确的词汇描述歌曲的情绪,如热情、欢快等,速度如中速稍快。 (3)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听边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4) 提问学生歌曲演唱的大致内容,引导他们关注歌词,了解歌曲表达的珍重友谊、尊老爱幼等情感。 (5) 介绍《金杯》是具有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