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8831

专项09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原卷版)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暑假【精准快练】真题专项练(全国版)

日期:2025-09-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6796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项,语文,真题,快练,精准,暑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09 记叙文阅读 (2025·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如莲(节选) 邓涛 ①南昌郊外竟然有周敦颐先生的旧迹,我将信将疑,信在于周先生曾在这一带为官,疑则是太久远了,很难寻到一条准确的线索证明他出入于一个并不出名的村落,何况一个如此显赫的大儒,到了21世纪才在冷清的田园里获取他的一些消息,未免太迟。 ②但当一片荷塘出现时,我便不想再考究了。 ③黑色的泥汁耸起一枝高挑的杆,白的或红的瓣在清凉的风中裂开,沾着甘露的大叶前呼后拥地呵护着倔强的莲,偶有莲蓬调皮地伸着脖子张望。 ④环视宋朝的文化山河,从散文六家及词的万千气象的缝隙里瞄见了叫《爱莲说》的短文,沿着寥寥百余字往里走,一片壮观陈铺在眼前,这是宋朝文化的另外半壁。 ⑤孩童看莲,想起的是哪吒;书生们看莲,则不约而同地记起周敦颐先生。 ⑥有一位专家告诉我,鲁迅的远祖即为周敦颐。我毫不怀疑,似乎能从他身上遥见周敦颐儒雅的名士风范。在我看来,周先生应该是着一尘不染的白衫,喜爱在水边从容地缓缓踱步。 ⑦在他的家乡湖南道县就有这样一条水溪,清澈且宛转,名曰濂溪。 ⑧先生时常怀想这条荡漾着他童年欢笑的水溪,那溪上有桥,桥有小亭,敦颐先生带着一身书香好游其间,正是这种剪不断的怀想,才有了濂溪先生的称谓,濂溪也成了有鲜明个人品牌效应的书院【注】,名称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湘赣两地。 ⑨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⑩周敦颐生于湘,终老于赣。 山水相连的湘赣两地祭祀周敦颐先生的书院到处生根,经历漫长的宋、元、明、清而不衰。 这是一个君子形成的强大气场,很多年以来,周敦颐成为古代书生们追寻的形象标准,莲也成了一种象征。 何为君子?这一如莲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标准? 我的许多朋友喜爱画莲,但我总认为仅仅在耍弄技术而已,无法传神,是的,植物也有神,倘若要说出一句原因的话,可能是他们心里无香。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人格崇拜,文质彬彬的君子无疑是汉人贵族精神的外在称谓,孔夫子言论中对君子的标准至少设立了十余项,诸如忠、信、义等。 周先生为人低调,在人才济济的北宋竟一时未曾显山露水,不妨从一些文人的话语中来感受周敦颐的人格。对他的评价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当推大文豪黄庭坚的赞叹: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黄庭坚的这句话是周敦颐品格、风范的真实写照,他还有一段评论:“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我们还可以从潘兴嗣的《濂溪先生墓志铭》的盖棺之词中认识遥远的周敦颐,他是一个“笃气义,以名节自砺”的人,谈及周敦颐“奉养至廉”时,举了他临终时的例子:“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人莫不叹服。” 洁净自爱的周敦颐干净地来,干净地去。除了如炬的思想,在物质上,他几乎一无所有。这是一种凄凉,孤绝的莲花,在清冷的风中摇曳,独放的凄凉,却在我们心中挺立成不凋谢的美丽。 周敦颐的价值观在他的文章里都有清晰的阐述,除了著名的《爱莲说》外,其实还有一篇他在湖南永州时写的《拙赋》: 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曰: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这就是周敦颐,对当下中国都是具有模范作用的君子。君子三乐中他已失去了一乐,此乃天意不可违背,然而二三乐人力可寻,他用一生的时间在寻找其中的快乐。 他除了立身立言,作为一个文化的“布道者”还不遗余力地立书院,我截取了一段他在江西的不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