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5149

唱歌 两只小象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1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唱歌,两只,小象,教案,格式
  • cover
《两只小象》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G大调,一段体结构,旋律亲切生动。歌词描绘了小象友好相处的情景,寓意同学间团结友爱。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但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弱,需教师耐心引导,用活泼形式激发其音乐兴趣,管理课堂纪律。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学唱感受音乐与事物形象动态的联系。 2. 感受三拍子韵律,熟悉歌词情境。 艺术表现 1. 能用欢快情绪演唱歌曲。 2. 把握歌曲节奏准确演唱。 创意实践 1. 用肢体或乐器表现歌曲。 2. 发挥想象为歌曲编动作。 文化理解 1. 培养对象的爱护之情。 2. 懂得同学间要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用欢快情绪演唱歌曲。 2. 把握三拍子节奏。 3. 理解歌词寓意。 难点 1. 表演唱歌曲。 2. 用乐器准确伴奏。 3. 为歌曲编创动作。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谜语导入 (1)教师说:“小朋友们,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大家。‘鼻子粗又长,两牙赛门杠,双耳如薄扇,身子似面墙。’打一动物,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呀?”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等学生猜出是大象后,教师接着提问:“那谁能描述一下大象的外貌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继续提问:“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呀?谁能模仿一下大象走路的样子?”让学生模仿大象的动作,增强他们对大象的直观感受,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4)教师播放大象活动的视频,说:“大家仔细看看大象在做什么呀?”让学生观察视频中大象的各种活动,如进食、喝水、玩耍等,加深他们对大象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的了解。 (5)教师问:“看完视频,大家觉得大象可爱吗?”引导学生表达对大象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 (6)教师说:“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和大象有关的歌曲,叫做《两只小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初步的期待。 (7)教师在黑板写下歌曲名《两只小象》,标注1=F 3/4 中速,让学生对歌曲的基本信息有初步认识。 (8)教师弹奏《两只小象》的旋律片段,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音乐的初步韵律。 1. 学生猜谜语。 2. 学生描述大象外貌。 3. 学生模仿大象走路。 4. 学生观看视频。 5. 学生表达对大象的喜爱。 6. 学生期待学习歌曲。 7. 学生看黑板了解歌曲信息。 8. 学生聆听旋律。 评价任务 谜语回答: 外貌描述: 动作模仿: 设计意图 通过谜语、模仿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歌曲主题。 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活动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两只小象》的完整歌曲,说:“大家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是怎么样的呀?”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习惯,让他们对歌曲情绪有初步判断。 (2)教师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呀?”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特点,了解三拍子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 (3)教师说:“大家边听边跟着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的节奏,增强他们对三拍子韵律的体验。 (4)教师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呀?”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为后续学唱做准备。 (5)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说:“大家再次聆听,这次要记住歌词哦。”强化学生对歌词的记忆。 (6)教师教学生朗读歌词,逐句解释歌词意思。“咳哟咳哟”是小象见面打招呼的声音;“河边”点明了小象活动的地点;“扬起鼻子”描绘出小象活泼的姿态。让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含义。 (7)教师问:“大家觉得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歌曲描绘的画面进行思考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