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8147

第3单元第13课《网络安全》课件+素材【滇人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56104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13课,网络安全,课件,素材,滇人版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13课 网络安全 (滇人版)五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遵守网络规范与道德,主动承担信息安全维护责任,对信息传播秉持正确态度,共建健康网络环境。 借助数字资源学习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善用数字工具,切实提升信息安全学习成效。 算法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运用计算思维分解、解决安全问题,处理数据以防范潜在威胁,筑牢安全防线。 认知网络在生活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对安全信息的敏感度,主动获取关键信息,助力有效应对各类信息安全难题。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认识计算机病毒; 了解木马; 学会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防治方法。 02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 通过阅读、上网搜索、交流讨论等不同途径,认识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相关知识,学习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防治方法。 02 新知导入 网络世界是神奇丰富的世界,我们通过网络不仅可以查找学习资料和生活中的知识,还可以发送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在线购物等,但是网络世界也有不安全的因素。 02 新知导入 例如计算机病毒,有的病毒会破坏计算机中的文件,有的病毒会盗取计算机中的机密资料,有的病毒会盗取个人的银行卡密码。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图3-19 计算机病毒 03 新知讲解 一、认识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图3-20 计算机”生病“了 03 新知讲解 与人感染上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是某些用心不良的人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用来侵害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 03 新知讲解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繁殖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程序运行时它就进行自身复制。 图 3-21“繁殖性” 03 新知讲解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删除或损坏计算机中的文件,损坏计算机的硬件。 图 3-21 破坏性 03 新知讲解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传染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图 3-21 传染性 03 新知讲解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潜伏性:侵入计算机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会使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 图 3-21 潜伏性 03 新知讲解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隐藏在计算机中的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图 3-21 隐蔽性 03 新知讲解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可触发性: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设定了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一到时间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使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 图 3-21 可触发性 03 新知讲解 3.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利用操作系统漏洞传播病毒: 利用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来攻击计算机,比如冲击波、震荡波。计算机感染冲击波病毒后,计算机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您的计算机将在1分钟内关闭”,然后便开始1分钟倒计时,计时完毕后计算机就会自动重启。 03 新知讲解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病毒: 通常会有邮件提示中奖、免费下载等诱人消息诱骗用户打开电子邮件附件或带有病毒的网站链接,以达到使病毒入侵计算机的目的。最常见的就是病毒发送大量“垃圾邮件”,造成邮件服务器瘫痪,网速减慢。有些病毒还会删除系统文件,篡改系统注册表,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03 新知讲解 通过网站下载传播病毒: 通常会有一些提供音乐、视频浏览下载服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