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0875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68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国共,合作,抗日,教学设计
  • cover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了解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记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和战果;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难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意义。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诱发性导语,想象当时的场面由此提问,导入新课)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你知道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吗?你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决策吗?你知道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新授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92页中的内容) 1.为什么称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教师给以归纳总结) 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大革命,因此,抗战时期的合作被称为第二次合作21教育网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3)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第一二〇师(贺龙)、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1cnjy.com 3、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起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引导学生边听边结合教材归纳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作用)第一、国民党当时是执政党,有300万军队,国民党由发动剿共内战转向联共抗日,这对抗日战争的前面展开有重要意义。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的政党,没有广大工农劳动阶级的支持和合作,就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后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第三,国共合作的实现,也使国民党内反蒋派转到拥蒋抗日的立场,其他一些党派也表示拥护政府抗战和国共合作抗日。这样,举国上下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得出结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阅读教材,勾出答案) 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三、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 1、战前形势? (指导学生观察《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形势图》挂图,先在图中找到台儿庄的位置,然后根据图例观察日军进攻的方向,推断日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从而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让学生感受中国军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1·c·n·j·y 日寇对徐州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徐州会战中,腾县失守,台儿庄危机. (此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台儿庄本是一个小镇,为什么在这发生了大规模的战役?) 重点强调台儿庄地理位置对中日双方的战略意义 2、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台儿庄战役的知识点: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指挥者 意义 台儿庄战役 1938.春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国民党军队 李宗仁 抗战以来最重大的胜利 3、意义(指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出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