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0900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62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课,近代,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近代的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等传 入中国,有线电报、电话的发明使用,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通过学习《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内容,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简述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近代科技发明给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21·cn·jy·com 2、指导学生对近代交通、通讯等技术成果进行列表,对比技术运用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动脑能力。21cnjy.com 3、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习俗,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顺应时代潮流的意识。2·1·c·n·j·y 2、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习俗,让学生认识到中 华民族有很多美好的习俗传统,也有创新发展,如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尊重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 发展,并逐步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进步和时代进步潮流的追赶和探究热情,加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21·世纪 教育网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形象、 生动 、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对枯燥的理论和概念不感兴趣;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归纳历史的能力;而且他们的自我表现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学习渠道丰富,知识面较广,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他们是能够深 入理解把握相关历史问题的。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及其社会意义,大众传播媒体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教学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4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我们在第二学习主题学过中国的 近代化,什么叫“近代化”?近代化指的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今天我们将要学到的是社会生活方面的近代化。2-1-c-n-j-y 教师:同学们,接下来就让老师带领大 家穿越时空来到一百多年前的上海,参加两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婚礼,去感受一下那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对比一下古往今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1 cnjy com 二、教学过程 情景假设:(一)参加清朝初年的传统婚礼 (二)参加清末民初的新式婚礼 学生讨论: 1、新人用什么方式发布结婚信息? 2、你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到上海参加婚礼? 3、婚礼上人们的装扮如何? 4、见面时候的礼节、称呼等社会风俗? 5、婚宴的饮食? 6、婚礼中的娱乐? 师生互动:教师与每一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的答案,其他同学补充。 讨论归纳: 1、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   马车、轿子→近代火车、近代轮船、有轨电车 2、近代通讯工具的变化 书信 →早期电报机、早期电话机 学生活动:议一议:电报、电话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提示:快捷、方便 3、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1)《申报》特点:1872年在上 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著名的报纸。它除了刊登新闻以外,还发表对时政的评论,竭力宣传西方自由思想,发表寓严肃主题于风趣诙谐之中的文章,深受读者欢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夏瑞芳 学生活动:讨论、共同探究:近代出版业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各组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对传播西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