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1037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调皮的小闹钟》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8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调皮的小闹钟
  • cover
《调皮的小闹钟》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欣赏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开始用木鱼声模拟钟摆走动,有规律的节奏中不时出现装饰音和切分节奏,表现小闹钟不安分和幽默。插部旋律有特色,音乐中还插入闹钟响铃和不规则走动声,结尾风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学应多采用游戏形式,用启发、引导、实践等多样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及时管控学生,培养学生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欣赏乐曲,体验乐曲幽默风趣的情绪。 2. 感受音乐塑造的调皮可爱的小闹钟形象。 艺术表现 1. 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闹钟针表行走时的样子。 2. 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表现小闹钟的声音。 创意实践 1. 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闹钟针表行走时的样子,加入声音喊小主人起床。 2. 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文化理解 1. 通过聆听、伴奏、表现乐曲,感受时间的流失。 2. 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体验乐曲幽默风趣的情绪,感受小闹钟形象。 2. 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小闹钟。 3. 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难点 1. 感受音乐中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带来的幽默。 2. 准确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闹钟不同状态的声音。 3. 理解音乐中时间流逝的寓意并珍惜时间。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响板、双响筒、木鱼、三角铁、串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歌曲复习导入 (1) 教师热情地与学生进行师生问好歌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引导学生复习演唱歌曲《这是什么?》,通过钢琴伴奏,带领学生回顾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知识。 (3) 复习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记录时间的仪器叫什么吗?”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回答出“钟表”。 (4) 教师接着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安德森老爷爷家里做客,他收藏了好多稀奇古怪的钟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5) 教师播放PPT第5页,展示各种钟表的图片,同时播放钟表走动的声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钟表的特点。 (6) 教师问学生:“咦,你们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引导学生回答出“钟表走动的声音”。 (7) 教师进一步引导:“原来是一只调皮的小闹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关于这只小闹钟的音乐。”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调皮的小闹钟》。 (8) 教师简要介绍《调皮的小闹钟》这首乐曲,包括它的一些有趣特点,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1. 与教师进行师生问好歌互动。 2. 复习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3.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记录时间仪器的问题。 4. 观看PPT,聆听钟表走动声音,感受氛围。 评价任务 歌曲演唱: 问题回答: 氛围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歌曲,巩固旧知,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以去安德森老爷爷家做客看钟表为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欣赏主题音乐 初听体验 (1) 教师播放主题音乐,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并说:“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听完说一说这段音乐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2) 音乐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用词语描述,如“幽默”“活泼”等。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肯定学生的感受,强调乐曲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4) 出示主题音乐歌谱,教师富有感情地范唱旋律,同时介绍歌谱中的音符和节奏特点,如装饰音和切分节奏。 (5) 教师说:“请你们带着幽默诙谐的情绪跟着我用‘LU’一起来唱一唱这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